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28歲毒男重建付款牆(高天佑)

By on December 17, 2015

此文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由荷蘭「毒男」Klöpping(右圖)創辦的Blendle,把大量媒體內容扭合在一道付款牆之內,或將衝擊報刊經營生態。(彭博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由荷蘭「毒男」Klöpping(右圖)創辦的Blendle,把大量媒體內容扭合在一道付款牆之內,或將衝擊報刊經營生態。(彭博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付款或不付款,這是個問題。」阿里巴巴表明在收購《南華早報》之後,將拆除該媒體網站的付款牆(Paywall),讓讀者免費任睇。然而,在國際媒體上的新趨勢,卻是「重建」付款牆。歐洲最大媒體集團Axel Springer,以及美國的《紐約時報》,最近都入股了一家由荷蘭「毒男」創辦的公司Blendle,該公司致力為所有媒體重建一道更高效及靈活的付款牆,實現20多年來只能紙上談兵的「按篇付款」(pay-per-article)模式。

Blendle由現年28歲的荷蘭記者Alexander Klöpping在去年4月創辦,短短半年內,便收攬了荷蘭近八成報章為客戶,繼而歐洲最大媒體集團、擁有《圖片報》(Bild)等200多份報章的Axel Springer,以及美國《紐約時報》入股力撐。Blendle現時客戶還包括《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Vogue及GQ等,目前在歐洲有超過200萬付款用戶,明年初登陸美國。

按篇收費 文不對辦可退款

這家公司快速彈起,有賴其獨特而有效的模式。簡單來說,Blendle就像一個亞馬遜Kindle般的閱讀軟件,再加上一個網上的「八達通」戶口,讓讀者往戶口裏儲值(現在新開戶可獲2.5美元免費額度),用來閱讀所有Blendle客戶媒體的新聞或文章,收費為每篇0.1至0.9美元(約0.78至7.02港元),由媒體客戶自行釐定,當中約20%至30%(視乎合作條款,大集團料可壓價)由Blendle抽取作為佣金。

其命名為Blendle,靈感相信來自亞馬遜的Kindle,同時亦有「扭合」(blend)的意思,即把大量媒體扭合在一個平台及一道付款牆之內,有寄賣的況味。

對讀者來說,Blendle有幾個好處,一是毋須再付月費長期訂閱特定媒體的網站,就像筆者因工作所需,訂閱超過10家媒體網站,但有些可能幾個星期才會看一次,卻要固定付月費,不太划算;而管理10多個賬戶亦很麻煩,甚至試過忘記了已有賬戶,又再申請開設一個新的,「儍更更」付雙倍月費,一年多後才發覺!與之相反,Blendle讓讀者只需一個賬戶,便可在大量媒體上按篇選購想看的內容,無疑方便得多。

此外,在點擊論成敗的網絡時代,「標題黨」呃like行徑日益令人髮指,Blendle則特別提供無條件即時退款服務,當讀者付款閱讀某篇新聞或文章後,若發現貨不對辦,或者水準低劣,以至有任何其他原因,在24小時內只需按一個鍵便可立刻退款,毋須解釋。表面看來,這是一個明顯的漏洞,猶如「人性大考驗」,因為讀者可不斷「先睇文,再退款」以食免費餐。但實際數據證明,只有約3%文章被退款。

或緊握媒體命脈

對媒體來說,Blendle就「有辣有唔辣」。一些中小型媒體使用Blendle有助省卻自己建設及營運付款牆的成本,而大型媒體則可把Blendle跟原有的付款牆平行使用,讀者既可繼續付月費訂閱,亦可透過Blendle「按篇付款」。更理想的情況是「無牆」與「有牆」混合,即大部分一般新聞和資訊供免費閱讀,以吸引足夠的讀者數量、影響力及廣告號召力,同時透過Blendle對獨家新聞和精闢評論按篇收費。

事實上,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興起,「按篇付款」概念已在媒體業醞釀,但一直流於紙上談兵,最大問題在於成本和規模。Blendle勝在「一牆走天下」,讓媒體客戶毋須承擔額外成本;同時已經先聲奪人,在歐洲和美國獲取足夠媒體內容和用戶基礎,讓這模式得以可行。

但另一方面,可預期對媒體業不盡利好,事關當Blendle愈來愈方便,願意繼續付月費訂閱特定媒體的讀者會愈來愈少(除非月費價「超筍」),這或會重創媒體的長期穩定收入來源,甚至進而衝擊組織架構和經營流程(例如一些付款率低的新聞和作者,或漸喪失存在價值)。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