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世界的數據同步 (車品覺)
佛家說一切皆虛妄,主張要能守住本心,在看見這些皮相的時候,能夠不被其外表所迷惑,要明白所看到的現象並不是真實。誰不知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們正在探索如何讓虛擬世界變得愈來愈真實,大千世界把這個概念稱為「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一詞最早在1992年小說《雪崩》中出現,描述一個永恒不滅的虛擬世界。故事背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初,當全球經濟瀕臨崩潰時,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便會成為人們的避難所,以及尋找機遇的地方。

如果跟筆者年紀差不多的朋友,可能都聽過在2003年一度被認為會改變世界的《第二人生》遊戲,以至後來的《我的世界》和Roblox等平台推出,都意味着人類愈來愈願意把工作、生活、娛樂混雜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關於元宇宙的定義,新書《元宇宙改變一切》的作者馬修.鮑爾(Matthew Ball)是這樣說:「大規模、可互動的網絡能夠實時接通3D虛擬世界,借助大量連續性數據,如身份、歷史、權利、對象、通訊和支付等資料,可以讓龐大數量的用戶體驗實時同步」。
馬修所描述的虛擬世界分為三種:
1.現實世界的鏡像(又叫數碼孿生)
2.現實世界的虛構版本
3.完全虛構的世界

不管是以上哪一種模式,要做到實時同步虛擬世界中的事物,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例如身處在同一房間內,有人打破玻璃杯,房內不同人的感受應該既獨立又唯一,而且影響着他們的心理狀態也不一樣,這個念頭是如何在虛擬世界記錄下來,成為未來的記憶,這些記憶又會否影響着真實世界的我?
筆者忽然想起莊周夢蝶的處境,現實世界的我起初在操縱着虛擬世界的我(化身),真實與夢境的分別當時頗為清晰,但當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在虛擬世界後,隨着活動痕跡變得頻繁,本人在虛擬世界的言行,反而會不會成為我在現實世界生活中的依據。比如說在虛擬世界中,你是個如雷貫耳的英雄豪俠,現實卻是寂寂無聞的普通人。

跳出這兩個世界之外,假如筆者要設計一套軟件,為主角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主人翁在兩個世界中的表現所產生的數據,應該如何處理呢?虛擬與真實之間的數據存在關聯嗎?還是如佛家所言,這都是我們的執念,並無多大區別。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衞星大戰|Apple和SpaceX掀衞星服務爭奪戰
Apple 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據報正在爭奪供應有限的手機頻譜使用權。消息指,Apple在外太空投資激怒了馬斯克,而SpaceX已敦促監管機構叫停一項由Apple出資的衞星擴張項目。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針對不同行業監管AI發展(方保僑)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普及,潛在風險和挑戰也日益顯現。如何在促進創新的同時,確保AI技術安全、透明和公平使用,已成為香港特區政府乃至整個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AI預測|蓋茨:兩工作十年內較受AI衝擊
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早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預測人工智能(AI)將於未來10年取代人類在醫療、教育等大多數專業領域的角色。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陳仲文|AI武器化 衍生新興網絡威脅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發言人陳仲文指出,本地企業現時面對五大網安風險,從大型語言模型(LLM)外洩風險、AI助長的詐騙攻擊,以至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憂等,企業須正視新興威脅,強化防禦策略。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楊紅霞|籲港府支援基建 配合人才優勢
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楊紅霞直言,本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浪潮中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乃不爭事實,但只要充分把握人才優勢,善用周邊地區資源,相信仍有不少發展機會。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直接偏好優化(DPO)
直接偏好優化是一種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的新興方法,直接利用人類的偏好數據來優化模型。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獎勵模型(Reward Model)
獎勵模型是一種在機器學習領域使用的概念,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及某些生成式模型的訓練中。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