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潮拍 水底攝影器材(劉妙賢)
夏日艷陽高照,最宜落水消暑,若嫌游水新意欠奉,倒不如潛入海底裏,感受與世隔離的寧靜,同時不忘趕上大潮流,隨身帶部運動攝影機,將眼前美景留個紀錄。要知道潛水玩家是本地運動攝影機的大用戶,主力的防水功能、水中拍攝功能少不得,近來便有一系列新作登場,以輕便和操作簡單作招徠,讓水中攝影不再是艱巨任務。
隨着戶外運動的普及,以Action Cam作主打的運動攝影器材,在近兩三年間也流行起來,當中以動態拍攝為主流,並以拍攝影片為主要功能。身為潛水教練的Victor也熱中於水中攝影,這多得社交媒體的大流行,網上開心share相片、影片已成為指定動作,上天下海的玩樂情況絕對要留倩影。
Victor想起當初大約潛水半年多才帶相機下水,他說︰「初時的裝備好簡單,普通一部數碼相機加防水殼就落水,對相片質素要求不能太高,拍攝中遠距離的景物勉強可以,至於近鏡拍的話,景物上部分會好光,下部分則暗黑一片,因為防水殼遮擋了相機內置閃光燈。」當時為了解決不夠光的問題,索性將夜潛用的電筒作為打燈之用,才可拍出較清晰的微距照片。
認識水底拍攝環境
Victor續說︰「水底是另一個世界,在水的折射下,光源、顏色都不一樣,藍、綠光波太多了,即使如何調校白平衡,始終有色差,加上環境太暗,好難拍出實物的真正色彩。」怪不得新一代的運動攝影器材也特地加入水中拍攝功能作招徠,如剛登場的Olympus TG-Tracker便內置了水底探測器,當感應到相機身處於50cm深的水時,會自動切換至水中白平衡模式,以及水中拍攝模式,毋須額外花時間調校設定,十分方便。
防水功能是運動攝影器材的重要一環,Victor直說以前很少相機具有防水功能,需要另外配置防水殼,而防水殼貴過相機一點也不出奇,初時用一部大品牌的單反機都是萬多元,而防水殼至少索價近2萬多,而且防水殼的質素十分參差,他說︰「在香港三四米水深時使用是無問題的,去到外國潛入十多米水深時,防水殼的膠殼太過薄身,竟然抵不住水壓變形!雖未至於入水,但有些按鈕按不了,調校不了光圈,浪費了拍攝美景的機會。」
要知道在外國水域潛水,一般都是十五六米水深或以下,防水殼承受水壓的能力十分關鍵,Victor建議入門者索性選用本身具有防水功能的運動攝影機來得乾脆,如Olympus TG-Tracker不用外置防水設備,本身已經具有30米防水功能,加上最長90分鐘的4K影片拍攝時間,比一般產品60分鐘時限實用得多。
要知道在水中拍攝,廣角的大環境拍攝最具技巧,皆因對燈光要求很高,需要較複雜的閃光燈設置,而微距拍攝則較易掌握,在香港水域除了能拍到珊瑚之外,還有細蝦、魚仔等,至於被他們稱之為水底最佳model的海兔正是熱門的拍攝對象,就像蝸牛般的緩慢移動方式,不怕鏡頭捕捉不了。
入門選擇可以輕便機身的運動攝影機為主,如機身只有3個按鍵的DRACO SC4K Action Camera,主打錄影、照片、三連拍和縮時攝影,勝在機身細小卻配置了2吋LCD屏幕,方便即時檢視拍攝效果。建議拍片用Full HD,以保持影片的平順流暢度,而靜態則以4K畫質拍攝。基於攝影機沒有防手震功能,要特別留意拍攝時的穩定度,以免動態影像的晃動得太厲害。
隨着潛水技巧的熟練,Victor對水底拍攝的要求也提升了,早就改用可以換鏡頭的單反相機,同時亦外置閃光燈,「水深愈深,顏色愈少,要借助閃光燈才可真正呈現出肉眼看到的水底世界。」現時伴着他下海探險尋秘的是Olympus旗艦相機OM-D E-M5 Mark II,另外配置了PT-EP13專用潛水殼,可承受水深45米水壓,還可以結合潛水閃光燈、閃光燈支架等,清楚紀錄多姿多采的水底世界。
影片結合環境數據
多得極限運動的大流行,不少大型相機生產商也紛紛推出新作,功能更愈趨科技化。
對Action Cam甚為熟識的Olympus產品經理Noble介紹道︰「運動是一個過程,以影片紀錄最適合,在視覺上留紀錄之餘,也想將環境數據資料跟畫面結合。」他說的是Olympus TG-Tracker,皆因此機拍的影片不只是video般單一,多得機身配備的5款感應器,可以偵測到地點、高度、深度、溫度等資訊,將環境變化的數據融入畫面之中。
在TG-Tracker的影片中可見分成上下格兩個畫面,上面是行山時見到的視覺畫面,下面則是地圖,標上路線,當中不斷閃爍的綠點便是當時身處的位置。上山之餘,更可以下海,潛水影片畫面同樣分為上下兩格,下方則變成線狀的深度統計圖,紀錄着水深數字,有綠點顯示不同時間的水深情況。
更多劉妙賢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