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亟須發展創業教育(黃錦輝)
本文作者黃錦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
《2015至2016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新鮮出爐,全文180段,當中第30至101段羅列政府在未來經濟發展的計劃,佔全文約四成的篇幅。總體而言,筆者認為預算案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建議比去年明顯較多元化及進取,有助促進本地雙創(創新及創業)。儘管如此,筆者對部分內容有以下意見。
第25段提出多項增潤現有中小企支援計劃的建議。中小企佔本地企業數目的98%。在百物騰貴的不利營商環境下,中小企經營十分艱難,政府向他們伸出援手合情合理,而且愈多愈好。可是今年預算案並沒有照顧資訊科技業界多年來的訴求。地產價格高企及業界競爭激烈,中小型資訊科技企業被迫要年年捱貴租,經營狀況艱苦不堪。若政府可加入租金資助及減稅等優惠措施,可以紓緩他們的營商壓力。就此業界亦曾多次向政府建議仿效類似創意文化界的援助方案,重新規劃舊式工廈以開設「資訊科技中小企中心」,提供廉價辦公室及共享營商設施,創造群體互助的協同效應,減輕營運成本。
創科基金撥款不足
隨着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創新及科技孵化計劃日漸成熟,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惜放棄高薪厚職轉而投身創業。預算案第35至45段建議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初創中心,吸引國內、外創新科技人才來港創業,以及國際風險投資企業來港投資。這建議具策略性,有利促進本地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實際上,這建議源自業界。過去一年,為配合政府計劃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科技界在民間自發創辦了香港產學研促進會,而營造創業氛圍及創造高效初創投資環境正是促進會的重點發展目標之一。預算案主要提出給予初創者在資金及設備上的援助,筆者認為大專院校的創業教育同樣重要。可是大學在有關方面的行政資源仍然不足,例如缺乏有經驗的導師、知識產權律師、商務策略專家等。即使有這類專家在校,如何支付他們的工資及應付其他創業行政經費的問題仍然沒有妥善安排。現時在極緊絀的資源下,學校只能「做一日和尚,打一日齋」,不利長遠發展 。缺乏創業教育的後果嚴重,不排除香港創新科技產業會重蹈2000年因財技失控而導致科網股爆破的覆轍。
政府在預算案第47段提出成立督導小組研究成立金融科技中心的計劃。事實上香港因金融體系健全及服務效率高而舉世馳名,加上香港擁有先進的資訊及通訊基建,是全球最開放的互聯網樞紐之一。因此,筆者認為香港發展金融科技必定大有作為,資訊科技業界過去亦多番向政府推介這行業。筆者建議政府可考慮多邀請富金融應用經驗的資訊科技專業人士加入督導小組,出謀獻策。
為配合《2015年施政報告》,政府將預撥50億元(預算案第44段) 注資創新科技基金。延續科研投資是必須的,可是香港的研發開支僅是154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73%。儘管業界一直要求政府加碼,無奈政府都沒有接納,把比例一直維持在極低水平,與深圳(4.1%)、以色列(4.38%)等經濟體比較實在相形見絀,大為遜色。這現象造成的後果從各地近年的經濟增長可見一斑。
速拓知識產權貿易
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是政府近年的產業發展目標之一,預算案第90段進一步確定這目標。知識產權貿易對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將起關鍵性的作用。政府兩年前曾委託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工商及旅遊科專責研究該中心的組織安排,筆者認為應該邀請多些科技專家參與,研究專利(patent)方面的貿易,因為他們對科技轉移了解甚深。相比之下,現時研究小組只偏重版權、設計及商標貿易的安排,不見全面。
另外,筆者亦認同預算案內其他與科技相關的建議,包括76段探討電子信用證的可行性,以及第77段檢討香港郵政在數碼社會中的營運模式等,相信這些措施都有助香港電子商務發展。最後,筆者對於預算案未有撥備款項作研究香港如何參與《國家十三五規劃》(尤其是科技領域)感到失望。希望政府積極加強與內地在科技上的合作。
更多黃錦輝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