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中大研可注射式支架治骨質疏鬆

By on October 7,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估計每年有近900萬人因骨質疏鬆或骨缺損而要接受治療,為醫療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由中大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及化學系教授魏濤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具有多級孔徑結構的「氯氧鎂基水泥泡沫(MOCF)」,開發了一種新型可注射式骨水泥支架,目前已通過動物實驗,證實具有效促進成骨作用。

治療骨質疏鬆辦法之一,就是為骨缺損填充骨水泥,現時多數採用鈣基骨水泥,惟其生物降解速度極慢,難以被骨頭吸收,阻礙骨修復過程。魏濤團隊開發的新物料,除了更易被骨細胞吸收,亦可促進骨細胞生長;且注射到骨缺損位置後,亦能保持形狀,不會被血液沖走,凝固後亦有足夠承重能力。

魏濤(左)領導的團隊研發了新型可注射式支架,新物料更易被骨細胞吸收。(陳施敏攝)

開發機械人自動檢測外牆

魏濤透露相關研究時間接近5年,現處於動物測試階段,初步結果成效不俗。至於臨床試驗,始終物料屬醫療用品,需要考慮安全性等因素,並非短時間內可以推行;考慮到人口老化的問題,相信物料發展潛力大。

中大工程學院助理院長(學生事務)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建銘與其團隊研發的「高樓外牆檢測的線控機械人」,就以敲打外牆方式,藉檢測傳感器判斷迴響聲音,自動檢測外牆。機械人之前曾在本港5個地點測試,包括大埔海事處及兩間中學;團隊現夥拍本地建築公司現場試驗。

劉建銘(右二)領導的團隊,針對高空驗樓作業的風險,研發供高樓外牆檢測的線控機械人。(陳施敏攝)

28項新科研本月起展出

此外,中大理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及統計學系教授王海嬰與其團隊,開發了一套用於預測交易訊號的深度學習模型,能提取有用的交易訊號及預測股票價格走向,預測準確率達六至七成,表現優於傳統模型的五至六成。王海嬰表示,團隊在本地一間金融科技公司委託下,於去年4月着手開發新模型,所用數據由該公司提供。

中文大學將於本月及下月參與「國際資訊科技博覽2022」、「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及「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2022」等多個展覽,展出28項最新科研項目,包括上述3個項目,冀透過展示科研成果,以推動社會及業界創新。

王海嬰(右)領導的團隊,開發一套用於預測交易信號的深度學習模型。(陳施敏)

採訪、撰文:陳施敏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