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施政報告》創科工業篇 (方保僑)

By on October 24, 2022

本文作者方保僑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表示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定重點政策。

一、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

.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進一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

.聯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港深創科園的土地和空間等配套,目標是未來5年吸引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充在港業務;

.設立「工業專員」,專責統籌和督導「再工業化」的政策工作。研究在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通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

特區政府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信報資料圖片)

二、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

.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合作,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吸引國際優秀創科人才來港落戶;

.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加快輸入人才步伐,並向「研究人才庫」計劃下聘用研發人才的機構或創科企業增加約10%資助,以及額外為持有博士學位科研人才提供生活津貼;

.興建更多創作人才住宿,研究在科學園附近建新「創新斗室」及在港深創科園提供住宿空間。

特區政府將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加快輸入人才步伐。(信報資料圖片)

三、建設智慧香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落實在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並在3年內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

.開放更多政府數據和鼓勵公私營機構開放數據,以及與內地探討內地數據向港流通的安排,共同推動大灣區智慧城市協同發展。

四、積極融入國家發展,鞏固香港國際化優勢

.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與深圳研究試行創科合作跨境政策,涵蓋兩地物資、資金、數據和人員等領域的流通;

.部分河套用地明年起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駐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科園。

部分河套用地明年起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駐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科園。(政府新聞處圖片)

李家超提到, 創新科技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故此創科及工業佔《施政報告》的篇幅亦有所增加,而且率先於《施政報告》中被提及。儘管如此,筆者仍認為當中很多措施都是「新瓶舊酒」,新冠疫情令上屆政府所制定的創新及科技發展規劃無法全力執行,專才難以來港,而且政府調撥資源防疫,以致其創科發展落後鄰近城市。冀香港走上復常之時,新政府制定的創科政策能有助重回軌道,鞏固本地的國際競爭力。

新一份《施政報告》最具「創新」之處,是特區政府將由未來基金撥款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成立由財政司司長帶領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向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以引進到港。政府同時制定具針對性及吸引力的特別配套措施,包括土地、稅務和財政等方面,為企業與專才提供度身訂造的落戶計劃。

特區政府將由未來基金撥款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政府新聞處圖片)

多年來,我一直提倡政府應關注及多推行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除了應致力促進發展初創企業外,也需要積極吸引海外和內地的龍頭企業到港投資、開設科研中心、滙聚科研人才,讓本土創科業的「後花園」除了慢慢茁壯成長的初創企業外,有一批具備實力和影響力的跨國科技企業,為全球創科人才提供就業機會及重點栽培人才,香港才可成為真正的亞洲科研中心。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