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SONY 70大壽

By on May 9, 2016

本文作者高重建為拉闊遊戲創辦人,原文刊於作者博客chungkin Express

圖:蕭邦

圖:蕭邦

剛過去的週末,SONY 70大壽。

1946年5月7日,井深大和及盛田昭夫以19萬日圓成立 Tokyo Tsushin Kogyo「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後成SONY。我輩少時叫新力牌,後來,2009年,就如叮噹和比卡超,中文名被統一了,成為用國語讀法比較接近原音的索尼。哪裡的市場更大,品牌和商品就會先考慮哪裡,就是那麼簡單的商業現實。

八十年代,在Steve Jobs還未推出Mac的那個年頭,SONY可是我輩眼中的買不起的超級名牌。事實上,SONY甚至也是Steve Jobs的仰慕和學習對象,關注Steve Jobs歷史的人大都聽過。從SONY的Walkman到Apple的iPod,有跡可尋,並非巧合。

年半前,我買了台SONY Z3 Compact。有朋友知道我一直用小米,看到我用SONY有點奇怪,問何解,我說:「鋤強扶弱」,朋友呵呵,以為我開玩笑。其實不是。對港人來說小米還是用來煲粥的2011年底,我用米1,後來升級用米2,不諱言是個米粉,因為它的產品確實好,我管它大陸的還是非洲的,我關注的是產品,尤其偏心underdog。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再沒有買米3米4和今天的米5—雖然也有不少小米家電—反而買了SONY,因為扮演underdog的早已變成SONY等日本廠商了。

SONY畢竟底子夠厚,業務又廣泛,相對其他日本電子廠商來說,算是狀況比較好,需知單是本年初,就有Sharp被富士康全面收購,和東芝的家電業務被美的收購。這些案例出現後,現在再有人說買日本產品是為了支持「弱勢社群」,大概不會再被視為開玩笑了。

自從SONY跟Ericsson分手自行做手機後,硬件的工業設計慢慢找到感覺了,以我的Z3 Compact為例,設計出色,做工精細,鏡頭也很好,可惜,軟件始終馬馬虎虎,不敢恭維。其實,幾乎每一家Android廠商都一樣,越是想要在原生Android上搞些獨有介面和功能,越是不好用,尤以附上一堆刪不掉的自家應用那種強逼欣賞最不知所謂,誰會用兩個通訊錄兩個月曆兩個電郵軟件呢。

至於小米,硬件做工還比不上SONY,但勝在性價比高,質量也還不賴,可能我好彩,米2三年多了還在用,而且非常實用。甚麼叫實用?相對iPhone,單手可握,機背溜手,電池雖也用不了一天,但重點是可以打開機蓋換電。是的,我們已被「溫水煮蛙」,忘記原來手機殼曾經是可以打開的了。

但小米的發跡其實源於MIUI,走到今天,核心競爭力依然還是MIUI。也許是因為抄襲沒底線,也許是因為狼性,小米的UI改得夠徹底,總體UX夠統一,本地化也真正貼心,好些方面用起來比原生Android更好。開發效率也是超高,每週五都推出開發版更新,做軟件的都該知道那有多難,何況是如此大型的項目。

連大陸都那麼懂得「軟實力」的重要性了,偏偏「具國際視野」的香港政府還天天忙著移山填海,鋪橋搭路,自以為先進,有遠見。港府始終沒有明白,就算高鐵三跑港珠澳中環灣仔繞道再加十項工程全部建好,沒有民主法治公義這些軟實力,香港頂多是日本電器。結果將如何,不言而喻。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