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背後 Professor Willow角色意義(蘇銘恒)
手機遊戲Pokémon GO在全球掀起熱潮,推出不足一個月已有超過一億人次下載。在香港,街上不時都有捕捉小精靈的玩家。作為玩家的筆者,除了留意「千奇百怪」的小精靈外,最驚喜的是在遊戲中發現有教育界的「同行」,一個幾乎無人提起的角色——Professor Willow。那Professor Willow這角色帶出什麼啟示?
Willow教授在遊戲一開始時已經出場,向玩家自我介紹及簡介玩法。不過和現實一樣,很多人(包括筆者)都沒有耐性認識這位教授及聽從他的指導,只會快速「跳過」開場白,一心想盡快開始遊戲,但到遊戲開始時又發現自己不知道如何玩,最終只能誤打誤撞。
Willow教授在遊戲期間仍會像「攝石人」一樣間歇出現,指導玩家要注意的地方,但同樣大家都不太在意。那麼我是在什麼時候才驚覺有Willow教授這個角色呢?原因是玩家收集的小精靈數量會有達到上限的一天,額滿後玩家想捕捉更多小精靈,要麼就用真錢買更多儲存空間(通常不會),要麼將手上能力不高的小精靈傳送(Transfer)予教授,教授會給你一粒糖果作為回報,糖果可以留待日後提升自己手上小精靈的能力。因此,說來慚愧,筆者也是出於很功利的理由才記起有這位教授,但從來對教授的教導卻置若罔聞。
我也發覺不少玩家會把以上傳送小精靈的過程,說成將小精靈「賣」給教授拿糖,但明明整個遊戲中,並沒有「買賣」寵物小精靈這個觀念。這不是香港的獨有現象,筆者在網絡上瀏覽西方玩家相關討論,也不難發現他們喜歡用售賣(Sell)或交易(Trade)來形容與教授之間的這種互動。
遊戲玩家誤點
不過看回遊戲的最初設定, Pokémon GO並不是一個「販賣」小精靈的遊戲,玩家和教授從來不是商業關係。讓我們看回Willow教授的遊戲開場白:「這個世界居住了很多名為寵物小精靈的生物,牠們遍布地球上每個角落,牠們有些在平原上奔馳、有些在天空中飛翔……我用了一生時間研究小精靈,認識牠們的地域分布,你可否協助我作研究呢?……你需要在世界各處尋找及收集小精靈。現在就請你用自己的風格開展你獨有的旅程。」
原來遊戲玩家的真正身份是作為研究助理的精靈訓練員。Willow教授就像一個生物學家,希望探索不同小精靈的特性,以及相關居住環境(事實上遊戲的設計者本身很熱愛昆蟲),同時教授也很關心自己的學生,鼓勵他們走到世界認識小精靈,並且透過這次學習之旅培養自己的個性。有人亦發現之前Pokémon遊戲中的其他教授在遊戲開始時,會直接送玩家首隻精靈,但Willow教授的教導方法不同,他只給予玩家精靈球,要求玩家用精靈球捕捉首隻精靈,可見他強調學生的自發及自主性。
事物「被」商品化
在高度商品化的社會中,我們的眼光在不知不覺之間,將身邊所有事物看成是商品交易,並將買賣商業關係硬套入遊戲的世界、教育的領域之中。這種狹隘的思維將會令我們錯失美好生活的豐富及多樣性。
就如研究社會正義的學者周保松在《小王子的領悟》一書所說:「商品化並非某個領域的個別現象,而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這股力量會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社會關係,影響我們看世界看自我的方式,並因此改變我們的生活」。
更多蘇銘恒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