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活用大數據 網絡電視顛覆全球市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隨着Netflix等網絡電視OTT興起,觀眾追劇習慣已從被動跟隨電視節目表,改為主動點播網絡串流影片,隨時隨地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為探討OTT生存之道,《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光子網絡數據中心行政總裁馮德聰,一起探討有關潮流轉向。
主持:尹思哲《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馮德聰 光子網絡數據中心行政總裁
尹:我近年才開始訂購Netflix,其實這間公司經營了多少年?
馮:Netflix來港才一年多,但香港回歸了多少年,它就存在了多少年。Netflix在1997年創立,最初出租影碟,後來轉做網絡電視。
尹:Netflix創立了20年,期間經歷不少轉變。面對眾多競爭對手,為何它能跑出?
馮:Netflix是首個能利用大數據演算分析的媒體。此外,其內容製作的認真程度,遠勝不少傳統電視台,包括文化節目和電視劇;近來有幾套神劇廣受追捧。我有朋友放假時,選擇不去旅行,專心留在家裏煲Netflix劇集。
精準分析 燒錢搶客
尹:Netflix顛覆看電視的模式,毋須定時定候坐在電視機前,而是由內容發布者遷就用戶。
馮:以往煲外國劇,一周只看到一集,Netflix卻不同。例如最近《漫威鐵拳俠》上架,整套13集一次過放上網,不會令觀眾吊癮。
回顧新媒體的變化,Web 1.0時代的網絡媒體,大家要求較低。在文字及圖片以外,加入影像元素,就可以叫多媒體。去到Web 2.0大家要求更高,會想參與其中,包含社交媒體的元素,例如分享、留言、讚好等等。今天我們探討Web 3.0,會有更多新模式,不只在影片評語位置作回應,也會有「彈幕」,即是影片播放時,畫面會彈出一行一行的觀眾留言。有時候,「彈幕」比影片本身還好看。
至於Netflix,它擁有完整的前後台技術,有助了解全球觀眾的收看習慣。例如《漫威鐵拳俠》的觀眾看到第3集開始沉迷,由每隔兩天才看一集,變成一次過追看餘下集數,這種觀眾何時、怎樣改變習慣的大數據,對內容提供者、製作人而言都是重要資訊,以便精準地向不同地方的觀眾推介各類劇集。
尹:除了科技應用及用戶體驗出色,Netflix亦很認真地做原創內容,節目預算可高達60億美元(468億港元),更勝競爭對手HBO。Netflix的劇集《王冠》,第一季共10集,製作費高達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論製作認真及燒錢程度,其他媒體拍馬難追。
馮:Netflix的劇集是電影級數,包括使用的特效及演員,並非香港肥皂劇可比。同是黑客劇,外國與香港媒體的製作水平便有很大分別──當你看本地製作的同類劇集,會掩着半邊嘴笑;但外國劇集做足考證,如黑客入侵的手法,的確會發生在現實世界中。
Netflix的對手亞馬遜旗下Prime Video同樣有原創內容。在日本,亞馬遜重拍《幪面超人》系列,製作認真,大受日本人歡迎。
尹:Netflix的製作媲美荷里活電影。但它的商業模式,卻是荷里活所欠缺。至於香港,無論收費電視或網媒,好像都沒什麼好消息。為何我們無法實踐Netflix的商業模式呢?
馮:香港所謂的新媒體,在視野及發展方面仍在初期階段,他們只是加入了多媒體元素。至於利用大數據做分析,以及「吐槽」、「彈幕」這些互動元素,見不到有香港OTT在做。
創新精神無法複製
尹:本地有不少製作內容的人才,如何能做到像Netflix的新平台,把港人作品帶到外地?
馮:港人經營生意時,往往只想抄襲已成功的模式。但真正賺錢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破壞性的創新。當我們做到這點時,才能真正進入新媒體年代。
註:以上內容屬嘉賓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DeepSeek|阿爾特曼:DeepSeek令人印象深刻 OpenAI將推更好模型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爆紅,競爭對手ChatGPT開發商OpenAI創辦人阿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它的價格。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橫空登場 料中美AI領域對等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橫空登場,觸發市場對環球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憂慮,重創全球AI股;有分析指出,市場反應過度,主要是由於目前的估值過高,亦有意見認為中國和美國在AI領域處於更加對等的地位。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新發明!|巨球電動平衡車 地面全方位行駛
英國YouTuber布魯頓(James Bruton)是一位瘋狂裝置發明家,繼去年4月研發世上首輛螺旋單車之後,最近他又發明大紅球電動平衡單車。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R1免費用 自家電腦安裝教學
內地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旗下開源模型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上周發布新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 R1,在數學、編程及推理任務上可與OpenAI o1、Claude 3.5 Sonnet媲美。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Meta重酬用家推廣IG 創作人月賺39萬
全球媒體生態系統面臨劇變,為吸引創作人推銷社媒Instagram(IG),母公司Meta據報正推出一項獎勵計劃,鼓勵對方在其他短片應用程式,例如TikTok、Snapchat、YouTube Shorts等平台推廣IG。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北上消費|WeChat Pay HK擴大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
WeChat Pay HK宣布,即日起擴大其跨境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包括深圳的士。港人於內地小攤檔品嚐當地美食、逛花市辦年貨、乘搭深圳的士等,均可用港幣付款。WeChat Pay HK自動將人民幣交易轉為港元結算,且不收手續費。
- Posted January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