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創新中心9月開幕 美師生來港傳授創業經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美國MIT的師生將來港交流,與本地大學展開初創活動。(網上圖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本港成立的創新中心(Innovation Node)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幕,讓兩地院校學生攜手發展創新項目。創新中心執行董事Brian Yen認為,本港初創圈養份不足。年輕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創業成本太高,令創科發展裹足不前。
Brian是台灣人,在美國完成大學及碩士學位後,曾先後創辦或加入遊戲、醫療等初創企業,至2005年移居香港,作為中美兩地初創投資的橋樑,他說:「要初創圈發展蓬勃,必須先有年輕人加入,但在香港很艱難。」
港青創業風險高
同樣是大學畢業生,美國新一代勇於創業,香港青年明顯給比下去。Brian直言,美國創業的風險及成本遠低於香港,「矽谷的樓價雖貴, 但怎也不及香港貴。不少人創業失敗後,會去朋友的房子暫住,免去交租或買樓的煩惱。當地亦有強大的科技『Safety Net』支持,即是Google及Facebook等巨擘願意吸納這班人。」當地年輕人失敗的成本接近零,故他們敢於嘗試,令初創圈生生不息。
對於香港的情況,Brian舉出一個真實例子。他指曾有一名本地博士畢業生欲投入初創行業,但由於與家人及社會的期望相違背,最終放棄念頭,轉而應徵銀行工作,「對本地年輕人來說,投身初創的風險太大,擔心變得一無所有……沒工作、沒錢、不可能結婚買樓。」
Brian續稱,港府及公營機構近年已積極提供創科基金,旨在建立「Safety Net」,促進初創的生態發展,令年輕人創業時受到保護,惟他認為, 「單靠基金並不足夠,只有自由市場才能主宰生態,現時香港正處於惡性循環之中。」
MIT創新中心將落戶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九龍塘大樓。(HKPC 資料圖片)
加速器校園揀蟀
近年全球初創圈正面臨轉變,就是一些著名的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走進校園成為教育者,搶先一步把學生訓練成初創人才。2014年起,矽谷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開辦了為期10周的「How to Start a Startup」系列課程,從學校吸納新血。Brian指出,MIT期望跟一些企業或投資者合作,除了引導學生策劃初創項目,亦提供資金支持,發揮加速器的作用。
為了從教育層面培訓人才,港府在2015年宣布跟MIT合作,於本港成立首個創新中心。MIT校友如利豐集團(00494)榮譽主席馮國經和溢達集團董事長楊敏德等,亦為創新中心提供支援。
創新中心落戶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位於九龍塘的大樓,設有會議室及器材。MIT的師生及研究人員將來港與本地生交流、實習及舉行研討會。創新中心將陸續開辦其他課程及活動體驗,讓兩地學生參與初創項目,協助他們踏上國際舞台,早日在初創圈闖出名堂。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時代|IBM z17主機運算量增五成
不少商業機構為求保密,都傾向把大量業務資料保留在自家伺服器,而並非託管在雲端網絡上。國際商業機器(IBM)昨天發布新一代大型主機z17,內置IBM Telum II處理器,專為250多種人工智能(AI)用例而設計,包括AI代理及生成式AI。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細談數字經濟七大試驗區(車品覺)
國家數據局近日正式指示天津、河北(雄安新區)、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7個地區,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一重大政策標誌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深水區改革階段。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問題必須得到解決的時候。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侏羅紀公園|絕種恐狼藉基因編輯復生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成功復活絕種約1.25萬年的恐狼(Aenocyon dirus),成為全球首個借助基因編輯與複製技術復生的滅絕物種,震撼全球科學與保育界。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搶人才|Google一年有薪假阻AI專才跳槽
外媒Business Insider爆料,谷歌旗下AI團隊DeepMind的英國部分員工,受制同行競業禁止條款,於離職後最多12個月內,不得為其他AI公司工作,期內他們仍支取薪酬,但不再參與工作,並安排放「花園假」,實際等同受薪待業。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AI製片|新Nova Reel可生成2分鐘影片
美國科企巨頭亞馬遜(Amazon)全新升級人工智能(AI)影片生成模型Nova Reel 1.1,能以文字描述、選用圖像,生成長達2分鐘的多鏡頭影片,大幅提升創作彈性與效率。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開放權重
這是指AI模型的一種發布形式,指模型的參數權重(Weight)公開分享,開放下載、使用或修改。跟完全開源(Open Source)不同,開放權重的模型,不一定包含完整的訓練代碼或數據集,惟核心的模型結構及參數是公開的。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AI私人投資破萬億 基建與研究最吸金
人工智能(AI)融入日常生活,以驚人速度發展,從法律、教育到醫療保健,滲透社會各個層面。美國史丹福大學「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AI)發表長達455頁的《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5》(AI Index Report 2025),總結最新的AI產業狀態數據及趨勢。
- Posted April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