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FinTech衝擊傳統銀行業(陳致強)

By on September 14, 2015

本文作者陳致強為安聯投資亞洲首席投資總監,在區內累積逾24年的基金管理經驗。他隔周一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策略。

傳統上,銀行業有兩大的收入來源:利息收入及費用收入。不幸的是,隨着科技的發展,這兩大收入來源均面對不同程度的挑戰,銀行業似乎正受到金融科技(下稱FinTech)的打擊。

創投基金過去幾年一直投放大量資金發展FinTech,部分FinTech公司更已由初創企業發展成為上市公司,市值達好幾十億。

首先在利息收入方面,即銀行貸款所得的利息,減去向存款戶支付的利息。傳統上銀行認為自己有能力判斷最有還款能力的客戶。而FinTech則不同,其目標只是將有貸款需要及有餘錢借出的人連結在一起。

P2P及電子錢包步步進逼

這類P2P(peer-to-peer)貸款近年快速冒起,三藩市最大的貸款機構Lending Club就是當中的表表者。五大P2P平台迄今已貸出逾百萬筆款項,年內涉及金額達到100億美元。P2P行業的貸款正以每9個月翻一倍的速度增長,貸款對象更漸漸由個人信貸擴展至小企業、學生貸款甚至按揭貸款。

P2P的出現,源於資訊成本愈來愈便宜,令貸款者可繞過銀行,直接找到放貸人,這情況將令貸款市場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情況就如過去30年企業的融資模式變化一樣。

在八十年代的美國,除了幾百間大藍籌可以自行發債融資之外,一般企業若有需要,只能從銀行取得貸款。但隨着金融市場日趨成熟,目前企業透過發債融資已變得非常普遍,投資評級、垃圾級別的債券均充斥市面,百花齊放。P2P貸款的歷史仍短,至今未曾遭受過任何重大的試煉,相信要到官方利率持續上升,又或者經濟周期向下時,我們才能知道這行業的生存能力到底如何。

銀行第二種收入來源,是收取費用,例如信用卡收費。一般而言,信用卡公司會在每筆交易中,收取店主約3%的服務費,而銀行就一直主導着這個生態系統,包括提供技術和支付網絡。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取得的金錢,大部分都會回到銀行,再加上消費者經常透支信用卡或遲還卡數,銀行又可收取可觀的額外費用。

目前,FinTech也正在進軍這個極為誘人的業務,蘋果公司於去年10月正式在美國推出Apple Pay,並打算於今年推廣至全球。消費者從此可利用iPhone或Apple Watch支付費用,蘋果在每筆交易中只會收取0.15%的費用。科企巨頭Google及Samsung亦正急起直追。

外界普遍相信,這些公司希望能藉此掌握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數據。對於銀行而言,這自然是心腹大患,如果「電子錢包」能繞過信用卡,銀行既無法取得收費,又不能取得消費者的數據,優勢因而大減。

摩根大通警告:矽谷來了

P2P貸款已在美國大行其道,Paypal旗下的Venmo,成為了美國年輕人小額金錢往來的新興渠道,讓使用者輕鬆地處理朋友間的金錢問題(如分賬、旅遊支出等)。在2012年,其季度轉賬額僅為5900萬美元,迄今已暴漲至10億美元。通過銀行轉賬或需時數天,並有可能要付費,但Venmo的轉賬服務是即時的、免費的,難怪大受歡迎。

面對種種挑戰,摩根大通行政總裁Jaimie Dimon在最近給股東的信中,就警告指「矽谷來了」(Silicon Valley is coming)。Dimon認為矽谷對於銀行業的威脅,並不在於前者要推翻後者,因為對於大多數科技人而言,銀行有複雜而龐大的監管部門及經營結構,矽谷中人純粹只想專注發展銀行業中的賺錢部分──貸款支付服務就是一例。

結果是,FinTech將至少分拆一些本來由銀行為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這意味着銀行未來的收入愈來愈少、卻仍然要承擔沉重的成本,例如IT系統、豪華的總部、大量的分行職員等。

新一代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他們要看新聞,就到網上瀏覽;要坐的士,就透過App來召車;沒有多少個年輕人會常常到銀行分行,因為網上理財已可解決大部分事務。一項調查發現,有70%的千禧世代受訪者,寧願去看牙醫也不想聆聽銀行職員的說話。

FinTech無疑將面臨諸多挑戰,當創投資金停止揼水,很多初創企業可能就會即時消失;但FinTech的出現,的的確確在改變金融世界的面貌。銀行仍然會賺錢,只是回報勢必不像以前豐厚。

更多陳致強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