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與Bitcoin驅迷思(杜志挺)
FinTech結合了兩個字Finance和Technology兩字,所以FinTech代表了將科技使用在金融上的各種運用,特別是指資訊科技的應用。我們可以將FinTech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早期的應用是大型而集中,例如股票交易系統的電子化;中期則是配上互聯網的發展,例如電子銀行。其實,這些發展都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近期FinTech的發展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主要因為應用由後台支援走向前台,也就是FinTech深入了我們各個層面的生活。內地有些都市用手機就可以完成各種付費,慢慢地市民出門就不再帶現金,又如利用科技處理小額且頻繁的存款、貸款、投資等交易,將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又可以積少成多。
科技帶來不同於傳統銀行的金融生態,我們相信各式各樣的創新都會陸續出台,特別是內地和香港有個基本差異,就是內地先嘗試再規範,這和香港的先規範再嘗試不同。從創新面來看,當然前者會佔優勢,但不要忘了,規範的過程就像把大怪獸關進籠子一樣,要付代價。
Blockchain技術衍生Bitcoin
FinTech中最具爭議性的可能是Bitcoin,Bitcoin用Blockchain(區塊鏈)的技術,所以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技術。Blockchain是從分散式資料庫(distributed database)演化來的技術,分散式資料庫將資訊切割並複製成多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儲存,使用者可以就近讀取資料,以增加效率。
但問題來了,如果所要讀取的資料分別儲存在不同的地方,要讀取完整的資料就得從不同的地方取得資料,再加以整合。另一個困難是資料讀寫的不同需要,讀取資料只需要找到一份資料讀取就可以,但寫資料要確定每一份資料都被更改,而且是一致的。很多學術研究被提出來解決各種困難,但既然要分散,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有效率的使用,如果系統或網路不穩定,忽然系統當了、網路斷了,可以想像要維護一個分散式資料庫的難度有多高。所以,商業上的應用一直不是很成功,直到這20年來網路頻寬(bandwidth)大幅提升,系統和網路的可靠度(liability)大幅改善,應用才開始普及。
環境成熟後,催生的不只分散式資料庫,還有Blockchain。Blockchain沒有走關連式資訊庫(relational database, 如 MS 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的路線,卻回到更古老的Linked List的資料結構,就是每一個block就是一筆記錄(record),加上timestamp來記住資料時間和link去連上前一個block。因為這些block是一個接到上一個block,所以叫Blockchain。Blockchains間的運作機制和分散式資料庫一樣,是用同儕到同儕間(peer-to-peer) 的運作,沒有中央控制中心(Central Server)。如果有個Blockchain有筆新增資料,其他Blockchains也得加上這筆新資料,只有新增不能修改,因此已記錄的內容不會被修改。
Bitcoin利用Blockchain的技術發展出電子貨幣(digital currency),最主要是藉着Blockchain的不可修改性和無中央處理服務,這兩個特色帶來了所謂不可否認性和高效率;因此,吸引了思想上偏好無政府管制的科技人才,這叫作Macrowikinomics Murmuration。好像有一群鳥在天空飛舞,沒有導演但卻不斷演出各種美麗的組合,每隻鳥心中像是有個code,告訴它如何主動的配合表演,所以透過Blockchain概念發展的Bitcoin也可以如此。事實如何?那先要了解需求經濟和供給經濟的不同。
供給經濟中每一個單位產品的價格與其生產成本相關,這個單位價格可能因為大量生產而下降,也可能因為生產方式改善或效率提高而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產品的單位價格將限制產品的最終售價,例如生產一碗麵的成本20元,店家就很難賣10元,除非是短期促銷活動,否則店家無法獲利,經營就不能持續。
需求經濟與供給經濟有別
需求經濟和供給經濟有本質的不同,在需求經濟上,某產品的價格是由消費者決定和生產成本無關,服務、軟件、Apps這類非實體的產品屬於這一類。舉例,一個100元Apps和一個10元的Apps,100元的Apps開發成本一定比10元的Apps高嗎?不一定。消費者願意付這個錢,是因為他們覺得值得。所以,供給經濟和需求經濟的市場有非常不一樣的表現,今天的金融市場就是要嫁接這兩種不同的市場,所以金融的功能之一是要能比較吃一碗麵(供給經濟)和玩一個電動遊戲(需求經濟),哪個帶給消費者的效用(utility)較高。
雖然需求經濟和供給經濟對價格的訂定方式不同,但是一個東西的價值還得回歸到實體經濟層面,也就是最根本價值還是由供給經濟定義。簡單地說,沒有飯吃,電動遊戲就沒有價值,所以兩種經濟需要能對價。金融體系就是在脫離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後發展出來的對價媒介,對價的功能早期仍依賴實體物質為參考基礎,這個物質必須有稀有性,明、清朝的銀本位。200年前(1816年)從英國開始的金本位,第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戰間採用的信用貨幣政策,二次大戰後可以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金滙兌本位制(這制度直到1971年才廢止),然後是現在的信用本位制。
Bitcoin要能真的帶動影響,必須能扮演對價的角色,但現在Bitcoin的價值在可以於兌換成美元,美元才是真正的對價工具。Bitcoin也可以展現稀有性,惟價值的存在是因為和美元間的對價關係,也就是Bitcoin目前是需求經濟的產品而不是對價工具,如果這個和美元的對價不存在,Bitcoin就沒有價值,這解釋需求經濟的真正價值仍需仰賴和實體經濟的對價。
另一個問題是管治的需要,就是貨幣政策的需要。貨幣政策是一個國家藉由控制貨幣供給量來影響經濟活動,貨幣政策對一個國家的繁榮穩定極為重要。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曾發生3.25億倍的超級通脹,也就在1922年一美元可兌換400馬克,但一年後的1923年11月,一美元變得可以換到130億馬克,也就是德國人一輩子辛苦所得,一年後買不到一個雞蛋,社會動盪可想而知。
儘管後來藉由美國支持德國很快回穩,但6年後的華爾街崩盤(Wall Street Crash of 1929),再度為德國帶來經濟危機,有600萬人失業,這樣的環境提供了德國納粹黨成長的溫床,從國會584席只有12席的小黨一躍成為第二大黨。所以,任何負責的國家都不會在貨幣政策上鬆手。
Bitcoin的無政府思維是不會被接受的,反而為了平衡交易效率和管治,國家會自定數位金融政策,Bitcoin如果要正常化、體制化,必須短期提升對價的能力,如果無法達到,Bitcoin不過是過眼雲煙。
更多杜志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