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進軍金融業 挑戰Snapchat 通訊軟件Messenger拓轉賬功能
齊集內地及本地 fintech 創業者:錢方、WeLab、Bitcoinnect 及更多嘉賓,討論最新 fintech 趨勢及發展機會,《互聯網金融科技峰會》只此一場,費用全免 — 立即報名。名額先到先得。
Facebook(fb)周二宣布,其即時通訊軟件Messenger將開通轉賬功能,用戶能與fb好友免費轉賬,標誌着fb進軍金融業,與銀行及同業Snapchat的傳統及新興支付系統正面交鋒。
fb表示,用戶可在其Messenger上聯繫上Visa或萬事達(MasterCard)提款卡,向fb好友轉賬。根據不同銀行所需工作時間,滙款約需1至3個工作天完成。
新服務暫不收費
新服務將於數月後向fb美國的桌上個人電腦、蘋果和Android(安卓)用戶流動裝置推出,日後逐步走向海外。fb強調,其安全性已達業內最高標準,包括PIN密碼及iOS設備的指紋識別。這些支付系統處於安全環境中,與fb網絡的其他部分分開,並受額外監控,包括有需要時向用戶提出額外問題,並設反詐騙專家團隊進行監測。
fb表示,此新服務暫不會收費。分析指出,fb明顯志不在盈利,而是利用Messenger的7億龐大用戶量,取得更多提款卡和交易資料,作出更針對性的廣告策略,提高收益。
fb一直有為遊戲玩家和廣告客戶處理付款程序,目前每日進行逾百萬宗交易。
就fb的新服務,fb長期夥伴PayPal特意發聲明稱,它和fb自2008年已聯手處理遊戲玩家和廣告客戶的付款,日後將繼續合作。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PayPal被問到是否和fb存在競爭關係時,顯得十分小心,只說fb的新服務類似Paypal的Venmo。
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指出,美國流動裝置網絡支付總額將從去年520億美元大增至2019年的1420億美元。在流動裝置用戶優勢明顯的fb進入此市場,十分順理成章。
fb去年6月從PayPal挖角時任總裁馬庫斯(David Marcus),外間已開始揣測fb將進軍網絡支付市場。馬庫斯曾表示,騰訊(00700)的微信提供網絡付款及出租車傳呼服務,是其靈感來源。
近年矽谷企業紛紛跨進金融界,去年新興即時通訊軟件Snapchat推出幾乎一模一樣的免費轉賬服務Snapcash,蘋果及Google也已推出電子錢包Apple Pay 和Google Wallet。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硬件改變傳統行業(劉瑋)
法國一直是整個歐洲乃至全球農業科技領先國家,近年受俄烏地緣政治影響,歐盟更是加大力度培育、發展本土農業科技發展。
- Posted May 8, 2025
- 0
-
AWS報告|近半企業年度預算 GenAI居首
亞馬遜(Amazon)雲端運算部門AWS發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採用指數》報告,涵蓋對美國、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日本、南韓及英國3739位資訊科技(IT)決策者的調查成果。
- Posted May 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磁控血液機械人治顱內腫瘤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聯同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王奔副教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研究員徐天添博士等港深聯合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械人,於顱內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Posted May 8, 2025
- 0
-
量子晶片|思科新量子晶片可分散式運算
互聯網設備供應商思科(Cisco)周二(6日)發布一款量子糾纏晶片原型,將量子電腦聯網以實現分散式運算,有望把實用量子運算提早5至10年;研究成果發表在論文平台arXiv。
- Posted May 8, 2025
- 0
-
Hugging Face|雲端AI代理自動瀏覽搜尋
人工智能(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近日推出新服務Open Computer Agent,這是可透過網頁存取的免費雲端AI代理工具,能夠在Linux系統虛擬機器上運行。
- Posted May 8, 2025
- 0
-
三藩市復甦|科企重投三藩市 黃仁勳歸因AI 預言智能機械人5年內普及
美國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惠普、Palantir及甲骨文相繼將總部遷出三藩市。亦不乏其他行業領袖,選擇遷往奧斯汀、邁阿密等城市。
- Posted May 8, 2025
- 0
-
人工智能、機械人與物聯網:未來科技的三重奏(李沛陞)
假如有一天,您的家可以自動安排機械人清潔、IoT設備幫您購物,同時透過AI優化能源分配,那麼這不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正在成形的未來科技生態。人工智能(AI)、機械人(Robot)和物聯網(IoT)三者的結合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 Posted May 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