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o ─ ─從紐約走到香港
科技打破溝通的地域界限,香港的Startup更容易走出去,拓闊自己的領土,不只是鄰近的中國內地,而是去到更遠的歐美。就像在香港長大的顏林胤,他是零售系統Bindo共同創辦人,他在香港認識創業夥伴,卻因香港市場太小,便跑到紐約成立Bindo,為當地零售店舖帶來改變,但他没有忘記自己的根,在紐約做了點成績後,便回到老家香港,為Bindo開拓在香港及內地的市場。
Bindo在2011年創立,是一個雲端iPad POS系統(POS:Point of Sale),透過iPad連接收銀機,系統除提供銷售、庫存管理外,更能整合客戶關係(CRM),即結帳後,客戶的選購及銷售記錄將存進在系統內,為商舖保留紀錄,亦提供讓客戶設網購平台的服務。客戶主要為中小企,在美國有三千多間商店使用,香港亦有過百名客戶,例如陽光洗衣廠。
33歲的顏林胤(Jason)在內地出生,香港長大,中六時到美國升學及就業,有三年從事金融業的經驗。美國人拍檔Brad Lauster,在香港度假時認識Jason,二人便在2011年到美國成立Bindo,Jason說「我們知道香港的市場很小,如果在香港的話,我們應該連粥都無得食,而我對美國的市場亦較熟悉」。
創業者應過份地樂觀
B2B產品對介面及用戶互動的要求一般没有B2C的那樣高,但Jason自言,Bindo對比其他對手的優勢,是自己抱着開發B2C產品的心態去從事B2B的產品,因此令到其UI與UX比傳統POS系統好,價格亦較便宜,「POS系統是一個Underinvest的行業,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個没有前途的東西,是Underinvest的東西,我以前從事對沖基金,Brad亦有從事Startup的經驗,故把最好的技術帶到我們的POS系統,令它變好看好用,亦有效率」。
Jason說當初没想過開發零售系統,是想做本地化的網購平台,但後來發現許多美國店舖的POS系統都是使用過時的技術,及差劣的介面,於是便決定開發雲端POS系統,不過當時面對潛在的投資者的冷言冷語,「得到的所有答案都是無前途(研發POS系統),勸我們不要做,但我們do it anyway,one of best decision ever made…
我一早已經知道要做一件成功的事時,會有90%的人會說你一定失敗,反而每一個人都說要做的事情,其實是『唔輪到你做』的事情,競爭很大,每人都懂得市場,每人都做同一樣事情。我對許多反對的聲音是很樂觀,投資者對POS系統的認知不及我們,他們覺得不應該做的原因,源於對市場不夠了解及不夠樂觀。我覺得作為創業者,應該要過份地樂觀(optimistic)」。
Bindo現時是一間有50人的企業,更在去年獲得18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約1400萬港幣,投資方包括葡萄酒專家Gary Vaynerchuk、風險投資公司Metamorphic Ventures、East Ventures及其他私人投資者,未來將會有新一輪投資者。
Expand business aggressively
Jason對美國業務發展的成績感到滿意,但被問到回到香港發展的原因,便答「因為香港的食物都幾好味」,其實是他發現香港POS系統技術比內地及美國落後,因此容易在市場上跑出,現時美國的市場便由拍檔及同事管理。但他亦感到香港較難尋找投資者,因此他認為Startup需「Go international at early stage,要想想在香港以外有什麼市場,能有增長的策略去擴闊業務」。
除了資訊科技行業外,香港店舖租金高企,實體生意難做,因此Bindo推出「Startup Version」及「Bindo Market」,前者讓新創業人士「接受免費」享用POS系統;後者是匯集本地商店的網購平台,將會先在美國推出,之後再有香港版。
B2B的生意理應有可觀的利潤,Jason亦說Bindo「曾幾何時有Break-even過」,但現在暫時未收支平衡,他回應時展現其樂觀的態度,「做Startup不是要在早期便收支平衡,做Startup是要Expand business aggressively,收支平衡及早期的盈利能力不是我早期的目標,如果任何時候我們想去慢下來,其實可以收支平衡,但我們没有選擇慢下來…想變成香港或美國的最大Player,是首要目標,而不是收支平衡」。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