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餐飲外賣平台大鬥法(盧志威)

By on October 27, 2016

本文作者盧志威,為《信報》撰寫專欄「鴻鵠財誌」,原文請按此

圖片:UberEATS

圖片:UberEATS

從美股業績可見,大型零售商收入不濟,尤其是SKECHERS(SKX)和UNDER ARMOUR(UA),這兩家食正運動、健康概念的公司,自2013年起是升了數倍的明星股,現在對比年初均大跌數成,可見市場口味發生變化。兩間公司的股價有點類似MICHAEL KORS(KORS)在2014至2015年的走勢,當市場對品牌口味生變,股價往往大調整,KORS就在兩年內跌了六成多才見底,今年初才企穩,早前盛傳有人想出價以100億美元收購,且看會否成事。

如果要選零售股,筆者會建議在連鎖餐廳中找機會,因為在強美元下,很多食品、公用類股從高位跌了15%,股價開始有吸引力。當然這一波沽售,主要因為加息,市場對收息、防守類板塊不再感興趣,加上高估值,因此一口氣跌了不少,但如果未來數年能維持時好時壞的局面,投資者始終會回歸這類股份的懷抱。

連鎖餐廳逆市受歡迎

早前有媒體報道核心商場湧現吉舖,就筆者最近所見,如果高級零售品牌退租,而商場又未找到同級租客,似乎偏向「重整租戶組合」,亦即增加食肆的比例,因為食肆的承租能力較強,加上人人都要吃飯,不愁沒有生意,而出名的食肆更可帶旺人流,以現時的市道是好租客。所以,市道愈差,愈旺連鎖餐廳,尤其是平民化檔次最受歡迎,香港的大快活(00052)就是當中的代表。

其中一個要留意的趨勢是,送餐服務的興起會否為餐飲業帶來機會。早前筆者在ViuTV美女主播陳至君推介下,試用了UberEATS,雖然可以很方便地叫外賣,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首先是使用介面圖片不夠,只有少量食物有介紹圖片,就連意大利和法國餐也只能看文字靠估,既然食物收正價,就應把介面做得更好;其次,在香港找高級餐廳合作有點本末倒置,大家都知道100元的食物,三分一交租,三分一用作人工雜費,剩下的三分一才是食材,餐廳最多賺幾元,肯付錢去高級餐廳就是「食環境」,可能是裝修夠豪或夠文青,可以上載到Facebook或IG呃like,沒有人會付正價在辦公室捱貴價飯盒。

假如以北港島為試點,應該主力做中至高級送餐,UberEATS與大型連鎖快餐做相同市場,看來沒有優勢,但豪過快餐、平過高級餐廳,介乎50至80元的好吃飯盒會大受歡迎,例如筆者在上環就經常光顧兩至三間這類價錢中等而又好吃的外賣餐廳。如果UberEATS、foodpanda可以把優質餐廳,通過互聯網平台推介給客戶,就會對傳統餐飲業產生改變。

目前中國有餓了麼、美團外賣這些平台,配合愈來愈宅的都市人,規模已做得很大,近日Facebook也在美國試行在專頁落單點餐,很明顯,巨型科網企業已把觸覺伸延至餐飲業,雖然目前仍未找到最好的營運模式,但全球最聰明的人都在做IT。

數年前,沒有人會想到紐約的士牌會輕易跌一半,今天已確實發生,相信在未來數年就會有平台或企業在送餐變革中跑出或倒地。

本人客戶持有Facebook

 

更多盧志威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