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空談鬆綁 FinTech變大白象工程 (陳家豪)

By on October 26, 2017

本文作者陳家豪為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FinTech在多個金融市場能夠成功也是依靠科技應用。(Freepik網上圖片)

FinTech在多個金融市場能夠成功也是依靠科技應用。(Freepik網上圖片)

FinTech大約10年前誕生於美國,它讓創新者以星火燎原之勢顛覆一直存在多種問題的傳統金融業。跟隨美國,其他經濟比較開放的國家如英國、新加坡,甚至以前相對保守的澳洲也積極推動FinTech發展。由於中國內地過去的傳統金融發展滯後,不能應付近年經濟起飛後的各種需求,再加上人口基數具規模及成熟的移動支付基礎建設的幫助,短短幾年FinTech發展已經超越香港,甚至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一直以國際金融中心自居,可惜在多次金融風暴後採取閉關自守政策,單做好風險防範而沒有跟隨全球FinTech發展需求。儘管目前看到新一屆政府的領導班子有決心趕上這尾班車,奈何不同部門的官員已經習慣了回歸後的「封建制度」,要讓兔子醒覺再開步跑談何容易?有說香港可以在兩年後進入大數據年代,你以為真的這麼簡單嗎?我敢斷言這單一而缺乏配套的大數據計劃,將會變成另一個沒有郵輪的郵輪碼頭,因為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淪為大白象工程。

在這個數字經濟年代,仍然有許多人不斷說FinTech會為香港帶來不必要的風險。當中最落力反對FinTech加速發展的居然不是懼怕被顛覆的傳統金融機構,而竟然是財金官員。大家必須承認,傳統金融一向也要面對風險,雖然投資能產生可觀回報,但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過去多次金融風暴出現時根本就沒有FinTech,也沒有移動支付、大數據應用、區塊鏈應用和人工智能。

監管機構宜順應潮流少干預

大禹治水的故事教育我們,應付洪流最適當的策略就是引流和疏導而不是築高堤圍。FinTech在多個金融市場能夠成功也是依靠科技應用。與其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壓抑FinTech的健康發展,聰明的監管機構應當順應潮流,以香港過往賴以成功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吸引世界各地FinTech企業以香港為基地服務全球。

FinTech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也不是很多財金官員口中只以銀行為主體,打造銀行資訊化、效率化那麼簡單。令人擔心的是政府空談鬆綁,卻沒有營造誘因讓下游公務員做好工作。如果繼續由負責監管治理的部門推動產業發展甚至應用落地,不難相信未來只會有更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科技應用項目出現。應付互聯網帶來的衝擊,我們必須盡快引入跨部門的項目管理制度,讓FinTech、公開數據、共享經濟、eHealth、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應用等跨領域產業的發展,不會再因為資源錯配而變成無主孤魂的空談項目。

更多陳家豪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