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造長生不老 意識移稙機械人「換殼」復活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城中富豪近年積極與科技巨頭聯手對抗死亡,試圖透過創新科技令自己逃過大限。專家預計,抗衰老技術未來10年有望讓人類平均壽命延長至120歲。30年後,科技甚至可令人腦意識從肉體分離,生命不再受時間限制。隨着醫療技術不斷改進,人類最終能否戰勝死亡、步向永生?
超級衣抗衰老
穿戴式裝置是抗衰老技術的第一步,如坊間的智能手帶Fitbit、 Jawbone及小米手環,正是延年益壽的小助手。智能手帶可監察心跳、 血壓和睡眠質素,只要將之接駁手機應用程式,即可提醒用戶保持健康生活。Jawbone預言,未來的健康智能用品可變成吞服藥丸,或是迷你晶片藏於血液中,更準確驗出疾病及防禦病魔。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早前押注美國科技公司Superflex,研製有抗衰老功效的「超級衣服」。Superflex結合了紡織、生物力學、機械及數據,製造出「超級」衣服,能把用家在勞動時身體要承受的大部分壓力轉移至衣服上,減低肢體勞損,老人及傷殘人士穿上後更可以毋須用拐杖亦能走路。
這項技術本由SRI International研發,獲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資助。Superflex旗下產品將於2019年推出市場,價格待定,雖然產品運用了高科技研發,但該公司明言價格會走大眾化路線。該公司去年完成A輪融資,金額達960萬美元(7488萬港元)。
提升細胞質素
對抗死亡的第二步是將器官及細胞「升級」。今年3月,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研製出逆齡及快速修復基因藥物。該藥含改善新陳代謝的NAD+因子,早前在老鼠身上的測試實驗中,藥物有效把牠們的壽命延長兩成,未來半年將開展人類臨床實驗。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關注該藥物的發展,期望新藥可紓緩太空人的肌肉衰退及記憶力減弱等問題。
不少美國創科界巨頭亦在這方面作巨額投資,挑戰大自然定律。PayPal創辦人蒂爾(Peter Thiel)對初創風險投資眼光獨到,他曾向「瑪土撒拉基金會」(Methuselah Foundation)捐贈350萬美元。該基金會由老人學專家Aubrey de Grey及企業家David Gobel成立,主要職責是研究識別、修復及去除不健康細胞的技術,目標是讓90歲老人的體能回復至50歲水平。
培植人造器官
當器官損壞至難以修復便要徹底更換,這便來到第三步。由於人類器官捐贈「供應」十分有限,美國一間生物科技初創eGenesis,研究把豬隻器官移植到人體內,解決器官捐贈短缺的問題。該公司表示,該項技術仍在試驗階段,除了要克服有機會感染豬隻病毒的風險,更要以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改良豬隻DNA,使豬的器官適合人類使用,避免與人體免疫系統出現排斥。eGenesis上月獲得3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約2.96億港元),日後會進行臨床實驗。
美國著名跨性別人士、Sirius Satellite Radio創辦人Martine Rothblatt指出,早於七十年代已有把豬心臟瓣膜移植給人類的案例。她設立的生物技術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正開發人造器官市場。現時的幹細胞技術可以抽取人類血液及細胞,培植人造心臟、肝及腦等器官。Rothblatt預期,20年後的醫學科技將有重大改進,更換人造肺或比服藥治療更有效。
人機終極合一
對抗死亡的第四步終極方法,就是把肉身完全換掉,將人腦意識移至機械人,變相無限復活。若此科技能早一點實現,世上所有名人包括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及搖滾巨星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便可長存於世。
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早前提出把人腦結合電腦的計劃,他旗下的初創公司Neuralink正研發一種「神經織網」(neural lace)技術,透過在人腦植入微型電極,把思想和資料上傳備份,能治療腦部疾病,甚至提升智商。惟對人腦進行有關手術、把數以百萬計的腦神經細胞(neurons)活動記錄下來,必須確保手術過程安全,將細菌入侵風險降至最低,以現今科技水平而言,暫時難以成事。
俄羅斯企業家Dmitry Itskov 6年前已提出相關概念,研究把人類記憶、意識及性格轉移至機械人系統。這計劃名為「2045 Initiative」,目標是在2025年前量產機械人,並在2045年付諸實行。Itskov聲稱,屆時人類可依靠機械人活至一萬歲,不斷「換殼」復活。
古今中外,人類都在尋求長生不老之法。中國就有嫦娥偷吃不死仙丹,成為月亮仙女之傳說;秦始皇亦派童男童女東渡扶桑求長生不老藥。面對科技進步,人類設法逆轉生死,這構思並非妙想天開,而是像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所言:「死亡會被治癒。」
撰文:袁樂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DeepSeek|阿爾特曼:DeepSeek令人印象深刻 OpenAI將推更好模型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爆紅,競爭對手ChatGPT開發商OpenAI創辦人阿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它的價格。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橫空登場 料中美AI領域對等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橫空登場,觸發市場對環球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憂慮,重創全球AI股;有分析指出,市場反應過度,主要是由於目前的估值過高,亦有意見認為中國和美國在AI領域處於更加對等的地位。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新發明!|巨球電動平衡車 地面全方位行駛
英國YouTuber布魯頓(James Bruton)是一位瘋狂裝置發明家,繼去年4月研發世上首輛螺旋單車之後,最近他又發明大紅球電動平衡單車。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R1免費用 自家電腦安裝教學
內地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旗下開源模型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上周發布新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 R1,在數學、編程及推理任務上可與OpenAI o1、Claude 3.5 Sonnet媲美。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Meta重酬用家推廣IG 創作人月賺39萬
全球媒體生態系統面臨劇變,為吸引創作人推銷社媒Instagram(IG),母公司Meta據報正推出一項獎勵計劃,鼓勵對方在其他短片應用程式,例如TikTok、Snapchat、YouTube Shorts等平台推廣IG。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北上消費|WeChat Pay HK擴大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
WeChat Pay HK宣布,即日起擴大其跨境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包括深圳的士。港人於內地小攤檔品嚐當地美食、逛花市辦年貨、乘搭深圳的士等,均可用港幣付款。WeChat Pay HK自動將人民幣交易轉為港元結算,且不收手續費。
- Posted January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