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的生態系統(徐苑思)
幾個月前,筆者曾撰寫一篇關於社會創新的文章,介紹了社會創新的幾個關鍵階段。本文將進一步討論「社會創新的生態系統」(social innovation eco-system)如何促進社會創新。
史丹福大學出版的《史丹福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期刊定義社會創新為「較新穎、比現行方式更有效和具可持續性, 並以社會整體而非個體為對象的一個解決社會問題方法。」
社會創新的六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靈感」(Prompts):點出需求,以及藉創新希望能達到之目的。接着是「提案」(Proposal)︰識別需要、並提出新的對應方案;及後創新者需要在落實方案之前,以原型(Prototyping)測試他們的構思。通過試驗證明有效後,下一階段是把構思發展成在經濟及操作上可持續的模式。當一個創新構思成功被推行,它就能進入「擴大規模」(Scaling)階段︰使構思成長和廣傳。最後,小量社會創新構思可以進入最後階段「系統性變革」(systemic change)︰構思帶動持份者重新設計或建構整個系統,通常涉及系統中的所有界別和不同的機構。
促進商界和團體合作
著名的公平貿易運動(Fairtrade movement)就完整地經歷了這六個步驟,是社會創新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上一篇文章,筆者着墨於社會創新的前兩個階段,而在本文,討論重點將圍繞社會創新的生態環境,亦是促成「擴大規模」和「系統性變革」這兩個階段的關鍵所在。及後,本文亦會探討大學在支持社會創新扮演的角色。在進入細節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何謂「創新生態系統」。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Group)定義「創新生態系統」為「在某區域內,幾個可以讓企業家以可持續方式進行創新的獨立而互為影響的因素」。一個創新生態環境涉及多個機構/個人之間的緊密合作,他們包括:政府(負責制定促進創新的政策),風險投資人(提供令想法轉化為現實的資金),及大學(培訓出人才並貢獻知識財產)等。矽谷便喻為是一個創新生態系統的好例子。
眾所周知,大學不時與商業夥伴合作,促進創新並支持當地經濟的發展,不少初創公司都是依賴大學的知識和資源發展起來的。例如,史丹福大學於1946年創辦的SRI International(及成為獨立的機構),曾經產出的數以百計的衍生企業(spin-off companies)和多元化的產品,如用於iPhone的Siri、我們常用的電腦滑鼠等。目前,就連牛津大學等傳統大學,也幾乎每隔一個月衍生出一個新企業。
那社會創新方面又是怎樣的呢?社會創新的生態環境有地區性和全球性兩個層次。在地區層面,可促進社會創新的要素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的提供(例如Denoklnn的社會創新園)、社區各界人士的活躍參與等。至於全球層面方面,推動社創便要有能互相學習和交流經驗(Best Practice),甚至跨地域合作的機會。現時推動這方面的機構包括Ashoka和Social Innovation Exchange(SIX)等。
除了促進商界和非牟利團體合作,這些機構也積極的鼓勵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參與社會變革和社創。正如學者兼NESTA(推動社創的慈善機構)的CEO Geoff Mulgan所言:「一種新式的大學將出現,並帶領一群有志學生投入解決最迫切的社會問題。」
在香港,不少高等學府也致力促進社創和社會企業的發展,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理工大學的Good Seeds項目、城市大學的Project Flame項目等。這些活動為香港的年輕人提供資源、培訓和實踐機會,以鼓勵他們發揮創意力量,為解決社會問題出一分力。
此外,一些本地學者也將他們的知識運用到現實世界中,希望為社會帶來正面的改變。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鄧慧蘭教授,運用她在手語方面的研究,以及聽障兒童語言學習的有關研究成果,推動聽障人士獲得更平等的教育和就業機會。令人鼓舞的是,愈來愈多的學者正運用他們的知識,在世界各地促進社會包容,希望可共同創造更美好、更公平的社會。
更多徐苑思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