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眾籌信心危機 大平台得寵(鄧文耀)

By on April 14, 2016

本文作者鄧文耀為《信報》撰寫專欄「私募廣角鏡

Impression

自本欄今年初探討過一系列關於世界各地眾籌發展後,在筆者與讀者交流當中,發覺雖然本地眾籌發展極度落後,但是對透過眾籌進行私募集資這方面有興趣的有心人,其實也為數甚多,畢竟目前各行各業透過科技去中介化乃是大勢所趨,故此各地主要眾籌平台的發展趨勢都備受關注。

不過,根據筆者觀察,股權或產品眾籌自2015年底及2016年初至今,行業內洗牌潮尤其是國內更是愈來愈激烈。過去一年,就有最少80間眾籌平台關門大吉或被迫轉型,例如國內曾經風靡一時的眾籌平台點名時間,在2011年成立,但不敵大量競爭對手湧入,最終2015年底結業。國內眾籌行業發展面對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其實也是風險投資基金的問題,便是拿好項目做Origination的難度愈來愈高。

筆者認識一些VC界的前輩,說到早年由於外資懂看項目的VC在中國並不多,當時投項目並不是找不找到好deal的問題;反之,今時今日國內存在大量VC,外資內資遍布全國,找項目變成一個非常困難的一環。

同樣地,一些早起步的眾籌平台,早年成功找到一些好項目放在平台上,並成為明星項目,例如Kickstarter的VR企業Oculus等,眾籌平台的地位慢慢就鞏固起來。相對地,國內成立眾籌平台的門檻低,一下子大量平台出現,各平台為了保持流量及項目量,項目質素開始每況愈下,一些平台開始出現導致嚴重信心危機的爆煲項目,例如京東眾籌的小牛電動車,作為去年國內眾籌融資額最大的產品,不少用戶卻在使用產品時,由於車輪的品質而發生事故。

項目變劣質 投資者頻中招

除此之外,時尚智能手環Haloband及土曼T-Fire智能手錶、HEVO LABS的iPhone專用充電接口等,一大堆項目在眾籌平台集資之後,卻不能按照承諾準時出貨(遲幾個月甚至幾年),這類事件不絕於耳,導致眾籌玩家逐漸從開始時充滿好奇感,到現在充滿戒心,結果投資者慢慢集中在一些他們認為可以信得過的大平台身上,例如京東眾籌、淘寶眾籌及蘇寧眾籌,他們在這個洗牌潮中便成為得益者。

從數據上看,單單這3個平台去年便籌超過25億人民幣,佔了整個內地眾籌行業的半壁江山。事實上,雖然中美大平台如以上的京東眾籌及Kickstarter等項目也頻頻出現問題,很多項目的承諾也只不過是天馬行空,但是由於大平台始終給人多一點信心,甚至例如京東眾籌在項目產品延遲出貨的情況下,以現金補償投資者等舉動,導致行業進一步向大企業整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其實眾籌發展已經到達一個瓶頸,好項目可能愈來愈少,投資者中招的實例愈來愈頻繁,平台的流量放緩,導致惡性循環,而更多投資者轉回到風投基金等機構投資。

不過,筆者發覺眾籌行業到了這個時期,一些新的領跑者開始蠢蠢欲動,以新的模式解決目前中招問題,其中一間叫Fwdforce的新平台便在本月順勢而生,以嶄新角度吸引眾籌投資者,下周再為讀者進一步探討。

更多鄧文耀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