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創新力陷樽頸位(林國泰)
創新及科技局將於本周五正式成立,轉眼間,香港的創新發展由「停滯不前」轉為「漸露曙光」。儘管本港的創新能力可否大幅提升有待進一步觀察,但了解問題所在,對症下藥,令藥到病除,成效才能事半功倍。
本港成熟度較新加坡高。昨天,筆者談及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要提升競爭力,由現時第7位提升至第4位,要從創新與成熟度方面着手,由這方面全球排名23位,提升至新加坡的第11位就可以。先看成熟度排名,本港第16名,新加坡第18名,可見,本港成熟度早已暫時領先,重點應放在創新。
本港創新不及東南亞。在創新能力方面,本港及新加坡全球排名分別為第27及第9名。環顧亞洲的排名分別為日本(5)、台灣(11)、南韓(19)、馬來西亞(20)、印尼(30)及內地(31)。香港落後於台灣及馬來西亞,印尼及內地緊隨其後。過去本港被視為創新能力高,除了日韓外,很多亞洲地區都跟着香港走,但近年情況不似預期。
向瑞士借鑑,先了解不足之處。本港在創新方面,可向首位的瑞士學習,相信效果更好。瑞士擁有世界級研究機構,及企業對科研的開支高企,這兩方面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科研成果能否推出市場亦非常重要,在這方面,學術機構與私人機構的合作,瑞士全球排第3名。
利用完善法制吸資金
創新不是求分數。全球競爭力報告並非「天書」,只作參考。平情而論,競爭力只是因,非果,更重要是隨着本港競爭力提升,不但實現科技改善生活,而且市民及企業能分享成果,令市民收入增加,活得開心,企業利潤升,發展更具優勢。
隨着創新及科技局快將正式成立,港人對本港創新力的提升帶有更高的期望。本港在創新方面要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應好好利用本港完善的法制吸引企業投資及人才加入,連同「世界工廠」的內地,將概念商品化,運用本港健康的金融制度吸引資金,協助企業及機構增加在本港科研的投放,令創新由「空談」轉為「經濟」。
隨着上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親自帶領一個高層代表團,到香港宣布成立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第一所海外的創新中心,這是好開始,期望好消息陸續有來。
更多林國泰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