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信報》的「紀曉風/獨眼香江」專欄
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學生研究團隊成功研發最省電LED燈絲技術【圖】,其發光效率達129流明/瓦特(lm/W),為傳統LED燈1.5倍,且更耐用,預計壽命達5萬小時,更可減少30%碳排放量,生產成本僅是傳統的一半,預期今年可推出。以每天使用8小時計,燈絲燈泡(光度1300流明)一年電費33元,光度及使用時間相同的傳統LED燈要47元。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數據素養是解鎖永續發展的關鍵能力。通過理解數據分析的核心邏輯,我們能精準識別社會痛點,例如運用貧困地區的經濟、教育與醫療數據,定位資源缺口,推動針對性扶貧政策;或透過收入與機會的量化分析,揭露結構性不平等,促使制度革新。
中國科技界近期的創新吸引了全球目光。DeepSeek及宇樹科技等初創公司,憑藉突破性的技術及機械人表演,向世界展示了杭州的科技實力。
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醫療行業亦要不斷革新,以趕上急速的發展步伐。香港科技大學昨天舉辦「業界交流日」,以AI、生物科技及醫療科研為主題。
阿里(09988)在微信平台提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阿里雲合作,發布全球首個太陽人工智能(AI)模型「金烏」。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與三藩市分校的研究團隊,已成功開發和優化一種創新的腦機介面技術,讓一位因腦幹中風導致癱瘓、失去語言能力長達18年的女性,藉腦波即時合成語音與文字重新「說話」。
美國數碼營運管理平台PagerDuty發布一項國際調查,在美國、英國、澳洲及日本等國家,今年2月底訪問大約1000名IT及企業高管,所有公司年收入至少5億美元。
眾所周知,創業的成功率非常低,能慶祝開業一周年的不足一成,而可以捱過5年的普遍只得3%,而香港更低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