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數據生態圈須競合並存(車品覺)

By on May 11, 2016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這段時間我四處飛來飛去,身邊人都覺得比以前在阿里巴巴的時候還要忙。過去在杭州時,總感覺自己看得不夠多,如今終於有時間出來走走,看看各種數據公司,看看許多公司到底怎樣使用數據,這正是我想要做的。

在阿里,要數據有數據,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什麼資源都不缺,反而讓我感覺少了些「拚搏精神」,多了「大公司病」。事實上,通常沒有數據的人,都更期待有數據可用;通常資源不足的公司,會更懂得怎樣用好自己的資源。

技術進步改變資源單一

近期拜訪一些公司時,我發現大家口中所講的比較主要的數據來源,其實就只有幾個,很少能看到「養」好數據的例子。所以說,如今大數據產業的挑戰,並不是沒有好的演算法,也不是沒有好的數據工程師,而是大家的數據資源比較單一。

很多人說,中國互聯網BAT三座大山讓數據力量難以釋放,但我相信這種現象會隨着技術不斷進步而改變。我也看到很多年輕人嘗試挑戰,不少從大公司出來的年輕人正在創業,而且在五花八門的領域中挖掘着數據價值,這讓我倍感欣喜。

樂觀地說,從他們身上,我已看到中國大數據生態圈的雛形。我感覺這些特徵,也體現着「雙創」的重要理念,但不要跟紅頂白,而是要從解決問題着眼,最終要落地在商業價值上。例如有時以為在做產品,其實只是一個小功能而已;但如果是產品,卻又不一定有商業空間。

去過美國三藩市灣區的朋友都知道,當地接觸到的創新公司創辦人大多來自谷歌、Facebook等,可以想像這些龍頭公司其實也是產業創新的源泉。從數據的開放程度看,谷歌、Facebook、Twitter等公司的數據都成為了大家的創業資本,這些土壤為大數據產業鏈注入了活力。儘管這些數據還需要經過很多加工和處理,才可被我們使用,但畢竟這些數據都相對容易獲取。

此外,對比中美兩國的數據環境,中國有一個數據金礦,就是政府的數據開放。政府到底能否適度地釋放更多有用數據,讓這個產業成長得更好呢?這個決定將會是舉足輕重,非常關鍵的。數據產業的另一關鍵是開源的社區,公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係並存。從數據的收集到使用上,我們須學會跟生態中的各種角色競合,沒人能完成整張數據大圖,懂得這個道理的公司才會是未來的數據王者。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