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十誡(車品覺)
不知不覺這個專欄來到第30篇,已經寫到尾聲,在收筆之前想用10個原則來作小結(我把它叫做「數據十誡」)。
數據在未來意味着什麼?今年美國最新的調查顯示,60%的企業曾經或者正在以不同形式使用大數據,相比前年數字提升了很多。
大數據可能是一場泡沫的說法已經不攻自破。目前的趨勢告訴我們,大數據不僅變得更大, 而且其重心也在轉移,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物聯網,企業不僅要學會使用自身的數據,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有效地連接無處不在的數據。
用之不盡的原材料
數據作為一種新的原材料,它可以用之不盡,也可能讓你得物無所用。其中的關鍵在於數據從收集、存儲、刷新、識辨、 關聯、挖掘、決策到行動是一條很長的鏈條,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又互為作用。想要自如地使用大數據,就需要我們適當地把科學、工程和商業三者有機結合,同時知道如何安全地進行數據共享和協作,後者也是企業的一個新課題。所以,數據從加工到使用還是任重道遠。
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從實戰中學習到的一些心得:
①一切從定義「問題」開始,把問題問好了答案就在裏面。
②在萬物數據的年代,要以假設數據都能獲取去思考問題。
③數據助力企業的四部曲:描述現況、深入診斷、預測趨勢、指揮行動。
④「快 + 準」的數據,讓我們可以從已知規律中產生價值。
⑤「廣 + 亂」的數據,給予我們從發現中獲得顛覆過去規律的能力。
⑥大數據不是獨奏, 而是不斷連接無處不在的數據。
⑦數據技術就是加速和積累(數據、 分析、服務)的能力。
⑧大數據生態的連接需要建立標準與規範。
⑨大數據是來自很多小數據的組合。
⑩數據是一種信仰。
算法決定人類行為
未來是一個「數據即經濟」的年代,它具有改變人們習慣的能力。這一新興的趨勢很快就會進入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大數據將帶來讓每個地球人重新理解這個星球的機會。當你發現不去晨跑將有75%的概率縮短壽命3年,你下一步會怎麼做?人們的行為開始逐漸被算法而非大腦決定。所以,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你準備好了嗎?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高速網絡釋放電玩潛能(林國誠)
任天堂正式宣布全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 2將於6月隆重登場,引發全球遊戲迷熱烈期待。作為繼承Switch王者地位的新世代掌機,Switch 2帶來更強畫質、更流暢操作,以及嶄新的網絡功能,讓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Deel|平台助企業跨國實時支薪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發布多款人工智能(AI)驅動的產品套件,旨在改變企業僱用、管理和支付跨國團隊薪酬等工序,有助解決部門獨立運作而導致的低效問題,透過其一站式平台助企業跨國合規營運。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不當回應|GPT-4.1建議用戶入侵賬號解悶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模型GPT-4.1,惟未按慣例同步發布技術報告與安全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出題捱轟|加州律師試 AI擬訂考題捱轟
美國加州律師公會近日公布,今年2月舉辦的新律師資格考試,引進了經由人工智能(AI)協助撰寫的題目。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代理|「AI為先企業」授權員工管智能代理 重塑工作架構 須靈活調配人機比例
微軟日前發表《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半數受訪本港企業領導層指出,正利用人工智能代理全面自動化工作流程或業務程序,其中客戶服務、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為AI投資的首要領域。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