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Startup Nation以色列後感(陳志邦)
有不少朋友向筆者大力推薦Dan Senor和Saul Singer 2009年的著作Startup Nation,此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經濟奇蹟的故事,內容關於以色列的創業事情,了解她如何透過歷史、外圍環境和內在因素等,造就了今天的成功。筆者雖然一直未能拜讀,但當筆者在3月收到香港商業天使網絡(HKBAN)邀請參加在5月出發,一個為期5天的以色列創投考察團時,筆者即好好把握機會,抱着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精神,馬上整理自己的工作安排,騰空5天的檔期,報名參加,希望親身到當地交流,了解當地的創業狀況。再說,以色列充滿宗教色彩的歷史和文化,對於喜歡旅遊的筆者而言,也是難以抗拒的。
這次考察是由以色列駐香港大使館的經濟部安排,並與一家香港早期的投資公司協辦的。我們一行十數人都是關注初創企業的投資者,很多也是首次到以色列。
在短短5天的旅程裏,我們拜訪了很多政府單位和商業機構,並且與超過50間初創公司會面。公司種類包括網絡安全、電子商務、教育、綠色環保、農業科技、大數據分析、App開發者平台、網路平台等等,包羅萬有。這個考察之旅,真是獲益良多,回到香港後,我好好消化了所見所聞,分析和比較一下香港和以色列的初創公司,得到了以下的幾點觀察:
一、成熟的科技創新創業市場
在2014年,以色列有12間公司在美國納斯特(NASDAQ)上市,另外也有被直接收購的公司,其中3間(Waze、Wix及Viber)市值接近10億美元,Mobileeye更達50億美元。這是香港,甚至全世界都羨慕的成績,對當地創業者帶來極大的鼓舞。
其實,以色列的科技創新創業市場比香港走得前,走得早。早在九十年代(1998年6月),以色列市場已經創下初次震撼的成績,以色列ICQ公司被美國AOL公司以2.87億美元收購。
當時的年輕創業者認為,ICQ的創辦人和團隊的背景與他們的都非常相似,就在這信念下,燃起了年輕人「我也可以」的鬥志,鼓勵了許多年輕人勇敢追尋他們的創業夢。
ICQ至今將近20年,以色列已經孕育出很多成熟的創業者,他們同時擁有豐富的工作及創業經驗。就我們接觸到的50家公司中,大部分都不是首次創業,部分創業者更是已在某一個行業工作了10年甚至20年以上,是行業的專家,他們都非常明白行業的痛點。這些創業者普遍比香港的成熟,同時更懂得如何和投資者協作。
二、競爭門檻成就競爭優勢
商業理念有一定的技術或專家深刻見解門檻,別人才不輕易複製。在以色列看到的公司,都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技術研究及開發。因為行業專家的經驗需要時間浸淫和累積,而且沒有捷徑,這大大提高了商業理念的競爭門檻。
反觀香港情況,很多的商業理念都是Uber或Airbnb式的資源配對App,如人與工作、裝修公司與裝修項目、補習老師與補習學生、房東與房客等等。當中成功的例子當然是有的,但缺乏競爭門檻。換句話說,你今天出台,我明天抄襲你這還不算遲。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或增加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障礙(Market entry barrier),這樣才可以增加初創公司的存活機會。
三、着眼於國際市場
以色列面積雖然是香港的20倍,但人口和香港差不多,大約700萬人,以市場規模來看兩地都是偏小,因此都需要宏觀的視野,展望衝出本土市場。在以色列所見的50多家公司中,沒有一家跟我們討論本地市場,他們都放眼於國際市場。反觀香港遇到的創業公司,它們都比較普遍訂定香港市場為中心。
四、獨特的民族精神
外交事務部的人員跟我們說,大家都知道以色列在中東的地理位置是危機處處,危機意識下必須自強不息。在以色列,男女都必須接受軍訓,軍訓讓人學懂紀律和團隊精神,這對於營運初創公司尤為重要。香港背景和以色列截然不同,因此不具備這些客觀條件。
五、投資回報高
估價差距(Valuation Gap)是投資者預測回報的其中一個指標。根據iangels.co網站分析,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科技初創公司在種子輪(Seed round)的平均估值是470萬美元;而以色列則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科技初創生態系統,在種子輪的平均估值為150至250萬美元。
根據CrunchBase數據,美國的創業公司平均成功募集4100萬美元在退出時(Exit)平均估值為2.43億美元,這意味着5.9倍的價值創造率。以色列的創業公司平均成功募集2800萬美元在退出時平均估值為1.92億美元,6.9倍的價值創造率。即平均來說,以種子輪平均估值及價值創造率的計算來參考,以色列的天使投資回報比美國為高。
那麼,香港又如何呢?數據不是很完整,尤其是缺乏「退出」的數據。筆者以天使投資人的經驗來說,香港種子輪平均估值不會比以色列的估值低,意味着香港的初創企業值博率比以色列低。
六、進取的風險承擔態度
在此次旅程中,我們和以色列的首席科學家(Chief Scientist)Mr. Avi Hasson會面了30分鐘。首席科學家負責分配政府的資金投入科技公司;然而,香港並沒有一個與以色列首席科學家相對的官方職位,大概只能說創新科技署署長在職能上與之比較類似。
Mr. Hasson說:「我剛上任時問同事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投入的項目當中,有多少個資金獲得完全償還?如果他們回答70%,那是太高了,意味着我們沒有冒足夠的風險,而且排擠了私人市場的資金」。反觀香港在處理資金投入時,偏向注重短期回報及不一定創造很大價值的創業公司存活率(或許應該稱作「幸存率」)。明顯地,兩地對風險承擔的看法都有不同的評估和取態。
羅馬並非一日可建成。香港的科技創新創業市場雖然未如以色列般成熟,但從上述一些觀察和比較,我們可以反思香港可再留意改善或強化的地方。以色列的確是一個很值得香港學習的對象,香港的創業生態仍然有一段漫長的路,大家繼續努力吧!
更多陳志邦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高速網絡釋放電玩潛能(林國誠)
任天堂正式宣布全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 2將於6月隆重登場,引發全球遊戲迷熱烈期待。作為繼承Switch王者地位的新世代掌機,Switch 2帶來更強畫質、更流暢操作,以及嶄新的網絡功能,讓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Deel|平台助企業跨國實時支薪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發布多款人工智能(AI)驅動的產品套件,旨在改變企業僱用、管理和支付跨國團隊薪酬等工序,有助解決部門獨立運作而導致的低效問題,透過其一站式平台助企業跨國合規營運。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不當回應|GPT-4.1建議用戶入侵賬號解悶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模型GPT-4.1,惟未按慣例同步發布技術報告與安全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出題捱轟|加州律師試 AI擬訂考題捱轟
美國加州律師公會近日公布,今年2月舉辦的新律師資格考試,引進了經由人工智能(AI)協助撰寫的題目。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代理|「AI為先企業」授權員工管智能代理 重塑工作架構 須靈活調配人機比例
微軟日前發表《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半數受訪本港企業領導層指出,正利用人工智能代理全面自動化工作流程或業務程序,其中客戶服務、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為AI投資的首要領域。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