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投資與創業(莫冠業)

By on June 9, 2015

本文作者莫冠業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為《信報》撰寫專欄「經管錦言」

未來的職場世界估計將有愈來愈多的自由工作者。(資料圖片)

未來的職場世界估計將有愈來愈多的自由工作者。(資料圖片)

4月份港股經歷「大時代」,對於金融業界的朋友,實在是振奮人心。風起雲湧之際,自然也是英雄豪傑冒起之時。大牛市全城炒股,遍地股神,在香港人的集體記憶中,早已是常識。但有基金經理朋友卻唉聲嘆氣,皆因自己飽讀詩書卻仍跑輸散戶大媽。

最近和一些科大的本科同學見面閒談。看見坊間的「少年股神」,不少同學對股票市場都顯得躍躍欲試。我對學生炒股的看法是,投資、工作、做生意,都是實踐比理論重要。除了技術的鍛煉外,心理素質更是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借貸的前提下,趁年輕沒包袱,有時間追回潛在損失,落場鍛煉身手,是提升投資能力的不二法門。

職場分心易無成

投資可以是畢生的事業,與講求體力勞動的其他職業不同,投資是薑愈老愈辣,榜樣如畢非德及索羅斯。偶然一兩次有大斬獲,甚至幾年都手風順暢,其實不難。難處是如何長年地持之以恒,爭取穩定回報。商界術語說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就是講求以一組恒常的經營活動以持續賺錢,而非賭博般的「舖舖清」;有了「模式」,才能管理及改善。真正的投資者,會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有紀律地執行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大牛市的另一現象,可能是打工仔都無心工作,專心炒股。老闆們在公司走動,想必總會看見幾位同事在查看股價或網上落盤。與企業家朋友說笑,當股市愈升愈有,公司的辦事效率便愈來愈低。

少年時讀過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曾文正公曰:「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傳統智慧是凡做一事,便忠於一事,「專注」才能成就事業。心有旁騖,一心多用,就像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蓉,儘管聰明絕頂,通曉多派武功招式,最終也敵不過郭靖大道至簡的一式「亢龍有悔」。

自由工作成趨勢

問題是,現今世界早已非古時數十年如一日,科技發展帶動的自動化、智能化,正急促取代舊有行業及工種。人人一部(或多部)智能電話,發電郵、約會議、寫文件,彈指之間。只懂執行文書工作的秘書,恐怕是夕陽行業。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新一代習慣足不出戶,在「淘寶」購物,存款於「餘額寶」,用「微信」收發紅包,銀行櫃枱服務員前景堪憂。

在歐美,經濟市道疲弱,工資上漲受壓,愈來愈多人自願或被迫地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形態工作,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的網上中介平台也應運而生。例如由兩大著名自由工作者求職網站Elance及oDesk合併而成的Upwork。根據網站TechCrunch報道,兩家公司多年曾獲風投融資共約1.7億美元,去年合併後再次獲得3000萬美元融資。 Upwork於2014年底共有自由工作者用戶900多萬人,商家用戶近400萬家。其CEO估計,全球的自由工作者市場規模達2至3萬億美元。

創業精神不可少

在商界組織扁平化及外判化下,未來的職場世界估計將會愈來愈多自由工作者,要突圍而出,必須有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技能必須既專且博。就像做生意,既需要集中專注,又講求靈活變通。假如李嘉誠當年專注本業(塑膠)而沒有轉投前景一片光明的地產,恐怕難以奠定其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商業王國。企業家之難,在於既要腳踏實地做好當前業務,亦要時刻舉頭觀察潮流趨勢,調整定位,投資未來。

在中國政府明確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本地社會的創業氛圍亦見日漸改善。香港近兩年出現眾多給新創企業使用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s )及創業培育中心(Incubators),數家為新創企業融資的眾籌平台(Crowd funding platforms),以及愈來愈多的天使投資人。這個潮流也吸引不少有志創業的人士「下海」一試。

面對着這股創新潮流,不少大企業並沒有坐以待斃。以金融科技(FinTech)為例,很多知名大銀行紛紛成立風投基金,投資相關的新創公司,或者設立創業加速計劃(Accelerators),培養有潛質的明日之星,納入其企業的生態系統。一方面,推動企業的業務創新;另一方面,把潛在的競爭對手在萌芽之時收歸旗下。在香港,著名例子有專注培育B2B的太古、健康科技(Health Tech)的友邦保險,以及金融科技的星展銀行。

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同樣要面對失敗的風險。因此,往往很多人流於空想,裹足不前。可是,要獲得成功的果實,智慧與勇氣缺一不可。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說:「Neither a wise man nor a brave man lies down on the tracks of history to wait for the train of the future to run over him.」未來從來都是無人知曉的迷霧,但勇敢的智者卻能在不斷嘗試中踏出康莊大道。

更多「經管錦言」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