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從製造業到創造業(高天佑)

By on November 21, 2016

本文作者高天佑,為《信報》撰寫專欄「新聞點評」,此文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研討會上除了傳媒高層和資深業者,還有電腦和科技專家,以及前新聞處處長陳祖澤(左五)、新聞博覽館董事兼前警隊一哥鄧竟成(左一)等。

研討會上除了傳媒高層和資深業者,還有電腦和科技專家,以及前新聞處處長陳祖澤(左五)、新聞博覽館董事兼前警隊一哥鄧竟成(左一)等。

對全體人類來說,眼下突飛猛進的自動化、機械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科技全皆「有辣有唔辣」。先撇開「機械人叛變」此一看似科幻的問題不論(內地上周發生全球首宗「叛變」事件,一個名為「小胖」的國產機械人在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失控,發狂掃場兼打傷人),這些科技理論上可為人類効勞,有助大大提升各種貨物和服務的產能。正如以色列著名科學家、美國K2I研究院總監Moshe Vardi預言,未來只需要少於10%人擔任工作崗位,負責制訂方向及指揮機械人,便足以養活全體人類,意味其餘逾九成人都「唔使返工」。

電腦記者寫稿快夾準

Moshe Vardi的預測容或太悲觀(從科技進化速度來看就可能太樂觀),但即使在短期而言,電腦和機械人「搶飯碗」已是正在發生、且愈演愈烈的威脅。以媒體業為例,美聯社的「機械人記者」(Robot Journalists,其實是自動寫稿的人工智能程式)去年已撰寫並發布數以千篇新聞,主要是上市公司業績、體育賽事戰況和賽果等較為公式化的內容;除了「唔使出糧」、「唔使放假」、「唔會作反」、「唔搞工會」等優點外,「機械人」的強項還在於準確及快速,不會有所謂「手民之誤」,而且在上市公司發布業績後一秒之內便可寫好一篇(其實是一秒最多2000篇)完整的報道。

筆者原以為,主打「評論」而非「報道」的媒體人應可較為「襟玩」,但原來我也「圖樣圖森破」,皆因關於財經和體育等領域的分析評論,主要視角和切入點其實來來去去一千幾百種花款;例如上市公司分析員會議,會問的無非毛利率變化、營收預測及同業競爭等例牌菜。隨着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美聯社的「機械人記者」除了撰寫即時新聞,還開始發表簡單的分析評論,並開宗明義署名Automated Insights,取代人類記者名稱。在這趨勢下,恐怕連評論人、健筆和「財演」的飯碗都不太穩陣。難怪在周末研討會上,很多具先見之明的媒體高層對此均憂心忡忡,危機感溢於言表。

幸好會上有一位國際級的電腦專家,作為真正「科技人」給予在場媒體人一點安慰,他笑說:「當初我讀電腦科學時,很多人已預測幾十年後不再需要人類工作,但時至今日,全球就業人口始終愈來愈多。」他言下之意乃指人類欲望未到盡頭,即使電腦、自動化、機械人等科技取代了不少原本工序,但新的欲望又會產生新的需求和職位,問題只是誰能適應時代、搶到這些新飯碗。

偵查報道難靠機械人

但嚴格來說,「製造業」和「創造業」並非黑白分明,任何行業均同時存在「製造」和「創造」性質,惟彼此含量會有消長。以媒體業為例,派記者報道上市公司業績、赴記者會問毛利率、攝影作現場直播等,無疑偏向「製造」,這些工序最易被機械人取代。至於識別和發掘社會重大議題、深入偵查報道,以及具情懷、新意和深度地分析評論,則涉及較多「創造」元素,「機械人記者」短期內未可勝任。正如會上不少業界專家所說,大數據、人工智能、機械人等新科技不一定是媒體人的敵人,若能讓它們成為好基友、好夥伴,媒體人至少在30年內仍會有「新飯碗」。

big-data-21nov

高天佑 [email protected]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