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從《亞太創新峰會2014》預視香港的未來

By on December 22, 2014

apac 2 22dec

引言:

根據《福布斯》雜誌的評選,香港是最有潛質成為下一個矽谷的地方。而在《2013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排名中,香港排在第7位,於亞洲區則名列第一。到底香港是否有條件成為下一個矽谷?其實在十二月初舉行的《亞太創新峰會》中,已帶來相關的啟示和答案。

第一天會議:知識轉移締造未來

《創新科技亞洲會議》是香港科技園公司一年一度的旗艦活動,今年正值十周年紀念,故特別命名為《亞太創新峰會》,並以「創新締造未來」為主題。在一連六天的會議中,涵蓋的內容不單豐富,而且應邀主講的嘉賓們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商界領袖、政府決策者,以及在創新科技界別中極具份量的人物,故令是次的盛會別具啟發以及影響力。

是屆峰會共分六天舉行,以「國際知識轉移論壇」揭開序幕。該論壇雲集了來自高等教育機構及研發中心的科研專家、多國政府主管科創政策的高官,也包括了業界的領袖和創業家等,共同就「知識轉移」如何促進科技產業以至社會發展這個課題作出分享。其中,來自芬蘭的Pekka Soini先生是芬蘭科技創新撥款機關「Tekes」的行政總裁,他指出芬蘭約有25%的企業在進行科研時均與大學或科研機構合作,從而加快及加強科研的成效。芬蘭的人口比香港還要少,政府十分重視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早於80年代便成立了國家技術創新局以資助研發。Tekes每年獲芬蘭政府撥款5億5千萬歐羅,其三分一撥予大學及研究機構作科研用途,三分二則以各出一半款額的形式資助業界的科研項目。唯在資助的條件中,他們要求學界和業界一起合作,收取協同效應的同時,也令知識得以有效轉移。歷年經由Tekes資助的企業包括諾基亞,以及風靡全球的手機遊戲Angry Birds的開發商 Rivo等。

至於美國史丹福大學技術授權辦公室的總監Katharine Ku女士在分享經驗時則說,在美國三藩市灣區有數百家創投基金及強大的專業網絡,能為年輕創業家提供導向;史丹福大學卻不會為Startup提供資金,也不會提供培育服務,只是扮演「播種」的角色。史丹福大學內洋溢著創業精神,因此播下了很多創業的種子讓市場選擇。在香港的大學中,近年以香港理工大學最積極宣揚「創業精神」,除成立「理大創業家」的組織作為宣傳及交流平台外,還會為理大在學學生及校友提供種子基金,播種之餘也為他們澆澆水。其實大學的知識和平台對創業者的支持十分重要,例如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汪滔便公開感謝香港科技大學和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對他的包容和在技術與精神上作出支持,才能成就他在研發無人駕駛飛行器的路上追尋夢想。汪滔的發明暫雄霸全球小型無人機市場,年銷售額高達到10億人民幣。

首天的會議在下午分別舉行了三個不同題目的論壇,包括「知識轉移模式與實踐」、「知識轉移──社企創新」及「知識轉移──創業精神」。其中在「知識轉移──創業精神」的分組討論環節上,身兼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技術轉移處處長及電機電子工程系教授的主持人張英相教授作出以下的總結:「相信在座各位大都同意香港的未來實關乎我們弘揚和鼓勵創業精神的能力,什麼地產、股票不大可能支持香港的經濟在往後數十年持續發展下去,同時,觀乎大陸經濟的急速發展,香港在其過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目前,國內已慢慢培養起重視創新和不再只求『山寨』的感知,這均有助香港的發展。香港需要串連的包括了資金、製造能力、創意人才、國際視野、市場、執行工作、物流、管理技術、冒險精神等,如果我們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也把附近充滿熱誠的年輕人引流進來這個十分刺激、十分正面和豐盛的創業界別裡,我深信香港定會有一個亮麗的未來,而這樣的一個未來不單照亮香港,也能照亮中國和世界。」

第二天會議:六大技術論壇

技術論壇是《亞太創新峰會》第二天的焦點,題目包括先進材料、綠色技術、信息及通信科技、轉化生物醫學、物聯網及機器人技術共六大範疇,都是目前全球科技發展最快及最受重視的方向。該方面的專家不吝分享他們的獨到的見解,如在先進物料方面,香港城市大學的科學家已成功研究把廚餘轉化為重要的原材料,為下一階段的實驗研究及商業應用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據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助理教授連思琪博士指出,他們已成功從廚餘中提取琥珀酸、乳酸、塑化劑等物料,其應用範圍包括製造汽車座椅、軟性PVC塑膠及覆蓋泥土的可分解塑料等。這項研究還有Starbucks及大家樂快餐店作為首批贊助的先行機構,連博士表示對這個創新基金資助的項目十分樂觀,有望幫助解決香港每年製造達至120萬噸的廚餘。

而在綠色技術的論壇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顧問潘志健博士指綠色運輸雖有助解決道路污染問題,但香港只有約1,000架電動汽車在行走,其中300架是Tesla Model S型號,屬私家車類別。既知八成道路空氣污染來自貨車及公共汽車,但這些道路空氣污染的源頭仍然未大幅引進電動汽車,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促請政府運用其採購計劃購買電動汽車,同時修改現行法例,容許不同的商業供電模式,用以促進電力車的普及。生產力促進局更在快速充電方面已有科研成果予以配合電動車應用的發展。

在機器人科技發展方面,新科技甚至可以應用作醫療診斷。就如美國密芝根大學機器人與自動化中心的主任席寧教授所述,科學家已可利用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類不能目測的分子細胞,協助醫護人員作出正確診斷。在藥物開發方面,由於機器人能精確測量疾病信號的軌跡,因此不單能夠有效協助診斷,並且極具成本效益。目前,機器人的應用每年為汽車行業創造的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寧教授更認為機器人對於製藥行業也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分別在信息及通信科技和物聯網的論壇上,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均以室內行動定位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簡稱LBS)為講題。原來LBS早已成為研發的熱門焦點,LBS現已能夠結合Wi-Fi的技術加以應用,不僅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商場或機場等室內地方完成定點導航、商店搜尋服務等,並且可以應用於社交平台用作尋訪朋友等,其中的資訊傳播並可帶來很大的商機。

第三天會議:香港有望成為「超級聯絡人」

《亞太創新峰會》的第三天活動,是最受矚目的主題會議,參加者有來自各國政府的部長級官員、學界及業界的領袖們,豐富內容分別就不同的技術門檻及基礎設施規劃需求,探討與創新科技有關的策略制定,分享鼓勵創新求變、實踐及管理新思維,以至轉化為商機等議題。

在主題大會的開幕禮上,主禮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先生表示香港在亞太地區能夠擔任「超級聯絡人」的角色,香港實有不少優秀條件推動科技發展,尤其對香港作為未來科技及創新樞紐的地位充滿信心。而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羅范椒芬女士則表示,香港擁有發展成為創新樞紐的重要條件,包括有利的營商環境、企業家精神、資訊及表達意見的自由、知識產權保障及法治等。她更表示,全球有一半人口身處的國家和地區與香港只相隔四個小時的距離,本港實享有地利優勢。同時,我們身後更有一國龐大的大陸市場有利於科技應用的發展,難怪梁振英先生深信創新科技將成為香港未來的經濟重心,可創造新的增長機遇及高收入職位。

是日會議的其中一個亮點是邀得前NBA籃球明星姚明出席,大談創新及機會。他談到要創新就必須跳出自己既有的框框,從不同領域及範疇中積累吸收經驗和知識,就好像於上海長大的他,以前也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在美國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他說︰「人和機會的關係,就像尋找愛侶一樣。你不能老是等着另一半來找你,而是必須主動去追求!」

姚明︰「人和機會的關係,就像尋找愛侶一樣。你不能老是等着另一半來找你,而是必須主動去追求!」

姚明︰「人和機會的關係,就像尋找愛侶一樣。你不能老是等着另一半來找你,而是必須主動去追求!」

新加坡與香港的發展往往惹人相提並論。在是日的主題會議中,大會邀得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政務部長張思樂先生,就新加坡的創新科技項目發展作出分享。張思樂先生表示新加坡的初創企業數目,由2005年的24,000家上升至2013年的 42,000家,為了鼓勵科技初創企業的成立,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企業群組,至今已培育了500家公司,並希望擴展至其他亞洲市場。張部長亦表示,這些科技Startup的資金主要來自私人投資,政府並無直接的角色。他表示新加坡政府在過去20年一直投入大量資源來支持科技研發,致力締造一個創新生態圈,例如,政府把市中心西部一幢七層舊工廈活化成為創業家的基地,名為「七十一座」,該棟大樓裡約有100家初創公司,管理的投資資金約超過10億美元。由於成效顯著,故新加坡當局正擬改建更多座舊工廈以應創業者所需。張思樂部長並指新加坡政府的角色只是支持及促進創新,不會就創新發展作主導,因為市場自然會主導創新的方向。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副校長 (發展與創新) David Gann 教授於《亞太創新峰會》演講時闡述了科技的投入令倫敦變成一個智能化的城市,而這種變化已為社會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例如,乘客只需透過具備 NFC 功能的電話便可乘搭地鐵,故在地鐵售票處再看不到排隊的場面;透過數碼圖像,工程人員已可以了解地下電纜及水管的情況,方便規劃及維修道路工程;而智能手術刀的應用能讓醫生第一時間獲悉正在切除的組織是否含有癌細胞等。

在創建智能城市的大軍中,來自瑞士的移動管理商迅達集團也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嶄新的科技,進一步勾勒未來的世界。那是一套配合建築設計的智能應用程式,名為myPORT,使用者從進入大廈大門、走進升降機以至進入自己的家門,整個過程中均能配合各個門禁的自動開關,令使用者倍感省時、方便並得享個人化的體驗。迅達的先進技術研發部主管保羅佛拉德里博士表示,這項新科技的意義正是在於改變傳統的垂直式建築設計,他更提醒人們勿忘科技是要令人快樂的重要性。

總結第三天的主題會議時,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先生指出從瑞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各個政府政策制定者的經驗之談中,培養創新發明家及創業者至為重要,但這絕非年輕人的專利。同時,來自不同角度的研討可以激發新的思維,也一如Gann 教授所說:「靈感來自街頭」;他認為在一個成熟的體系下,政府實毋須扮演任何積極的角色,以免妨礙創新科技的發展;一如矽谷,也如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已有十五年歷史的新加坡,已可以放手予私人市場發展開去。但以香港來說,他認為仍需政府的幫助,最少給予推動的力量;從TCL及小米的發展故事中,兩家公司施行了兩種不同的發展策略,TCL實行了環球併購的策略,而小米的成功是來自移動互聯網,以及利用電子商貿來實現不一樣的發展。從姚明的分享中,馬錦星鼓勵年輕人不妨像姚明一樣,嘗試從外面尋找機會,如果只是不斷抱怨,未來也只會繼續抱怨,反之,何不多些參與峰會這種活動,學習新事物,善用協作效應,並建立合作關係。

第四天會議:香港科技巡禮展現本地科研實力

《亞太創新峰會》的第四天至第六天舉行了「香港科技巡禮@設計及創新科技博覽」,其中展示的是來自六間大學、五家科研中心及機構,以及科學園和數碼港內多個本地發明家研發的科研成果,這些新發明能從多個範疇中惠及民生,已可隨時由實驗室轉到工廠進行製造及推出市場。

許多金融領袖和政策制定者也認同創新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故於《亞太創新峰會》的第四天舉行,由《金融時報》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合舉辦的「FT Innovate Asia 2014」會上,請來了來自亞洲市場內前沿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以及其他最高決策層,在峰會上探討了採用新技術、新觀念或品牌上市戰略時所帶來的挑戰,並特別強調對亞洲巨大的經濟和商業潛力的認知。其中,化妝品集團歐萊雅 (L’Oréal)便作了最佳的分享──他們最近推出流動程式Makeup Genius,目的便是要「把美麗數碼化」。這個流動程式包括鏡子及光暗調校技術,女士們只要拍下照片,便可在照片上使用各種化妝產品上妝,同時也可在網上購買及分享化妝產品。在「FT Innovate Asia 2014」會議上,中國歐萊雅首席數碼總裁Asmita Dubey表示,時下的年輕女性不但有實際的生活,同時也活躍於網絡世界中,故這個流動程式能讓歐萊雅「更貼近她們,同時讓她們的網上儀容更出色」。

第五天會議:製造創投機遇

《亞太創新峰會》第5天的《香港風險投資及天使投資會議》以「創投」作焦點,是日的會議專為投資者以及尋求投資的企業家及企業量身訂造,由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以及在投資決策、結構化設計、企業價值創造與退場等多個範疇具有多年經驗的專家主持和主講。他們透過真實的案例闡述及分享經驗與真知灼見,對投資者及被投資者均帶來難得的知識增長。
Metaverse Labs Ltd創始人兼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科勒風險投資研究院常務董事習移山教授 (Prof. Yesha Sivan) 指國際創新及商業環境為「複雜、急速發展及邁向全球化」,但所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企業及創業家根本不在乎地理位置,只希望尋找一個合適的營商環境。他並指出香港的地理優勢是正好迎合有國際級物流服務需要的新創企業,反觀以色列沙漠城市Beersheba則是從事資訊安全新創企業的首選地點。習教授指出,「創投者」實在是極佳的職業,這既有機會運用資金拓展一門有可為的生意,還能有改變世界的機會。

在《從零到IPO》的分組討論環節上,龍傑智能卡有限公司總裁黃先生指出其公司從創業板的集資途徑取得的資金,雖然有三分一是花在上市的費用上,但無論如何大大有利於拓展業務,因為外國客戶不會懂得上市的是創業板還是主板,反正「上市公司」的頭銜的確有助他們開拓海外的市場;而在譚偉豪博士主持的專訪環節裡,與會者有幸從天使投資老行尊王干芝先生口中聽得當初投資在馬雲身上的「內幕」故事──王干芝先生是最早賞識馬雲的天使投資者之一,當日才聽了名不經傳的馬雲演述了半個小時,便立刻投下了五十萬美元。不過,他說投資過後的公司發展和馬雲當初所說的構想完全不同,經過了四年的投資,公司仍然沒有絲毫進賬,難免曾令一眾投資者憂慮。若不是另有資金繼續投入,馬雲的成功故事或會改寫。作為投資者,王干芝先生認為他投的是在馬雲身上,是他的魅力讓其投資堅持下去,可說是投資於「騎師」而非千里馬。雖然他的投資早了「退場」,但取回六千萬美元,已是原投資的120倍了。

在是日的活動中,大會特別安排了兩場天使投資匯報會,讓多家初創公司各利用五分鐘的時間介紹其公司的產品來吸引在場的天使投資者。其中的一家於科技園公司參與培育計劃的公司Nbtion,憑著智能電話操控咖啡機的概念,已在著名「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中籌得85萬美元,創下了香港眾籌最高的紀錄。他們出品的全自動家用咖啡機Arist將於明年完成生產及付運。

這一屆的《亞太創新峰會》總共吸引了約3,000人進場,參加人數為歷年之最。無論在於先進創新技術的資訊吸收、政府政策和研發經驗的分享,還是為天使投資及風險投資者鋪橋搭路,六天下來的創新峰會已毫無疑問地寫下了成功的句號。

apac 22dec

《亞太創新峰會2014》已完满结束。有關活動照片及講者演講筆記,已上載於大會網站。請點擊以下連結瀏覽:http://www.apacinnosummit.net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