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你活到120歲(車品覺)
世上任何一個國家,慢性病管理都是醫療服務提供者最難對付、費用最高、增長最快的問題,美國醫療部門每年花費數萬億美元來支付醫療賬單。根據2013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全球超過95%人口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三分之一的病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得了這些病。
從科技角度看,隨着大多數醫院加快電子病歷系統和醫務資訊化,醫療大數據每天數以PB計的速度迅速增多,它們來自各種各樣管道,從住院到康復過程中醫患之間的交互數據,乃至可穿戴及醫療設備所產生的各類數據。
整合醫療資訊好處多
可是,醫療數據不只體量龐大,而且範圍廣、程度深,也非常混亂。過去各自為政的做法導致互用性匱乏、數據標準缺失、治理和品質問題分歧,令數據的可用性不高。在最近的調查中,僅16%醫療公司高管有信心克服數據互用性問題,逾半數自認無法在3年內建立起所需設施來克服挑戰。
雖然有太多困難,但醫療大數據近年來已經在識別、診斷、治療、管理和了解慢性病方面取得了跨越式進步,再加上可穿戴裝置採集的「貼身」即時數據,怪不得在美國跟醫療業務投資人交流時,有人說個性化的藥物匹配時代已經開始。
聽來似乎有些矛盾,我們不是說醫療機構壓力山大嗎?沒錯,美國醫療界正在以「病人價值」為溯源作深度變革,改善病療品質同時減低運作成本,不相信的話先看一些成功方向:
一、分析電子病歷:醫生共用電子病歷可以收集和分析數據,尋找降低醫療成本的方法。醫生和醫療機構之間共用患者數據,能夠減少重複檢查並改善患者體驗。
二、分析治療趨勢好處:例如對兒科病房醫療數據的統合分析,有助更早識別潛在的嬰兒感染趨勢,從而杜絕感染源。
三、管理數據用於公共健康研究:診所和醫院會提交關於健康狀況和免疫接種的數據,充實公共健康紀錄,而豐富多樣的公共健康紀錄能催生更合理的政策。
四、掌控再入院率:看病費用之所以上漲,原因之一是患者再入院率居高不下。利用大數據分析,按照過往紀錄和患者特點,醫院能識別高風險病人,提供必要的護理,降低再入院率。
五:辨別詐騙犯:保險商利用大數據分析,令醫療詐騙犯和盜用身份者無所遁形。
六:簡化流程提升質素:隨着醫療機構規模擴大,必須提高效率才能保持優勢,利用大數據優化醫療過程,簡化工作流程之餘也可提高患者滿意度。
美國投資圈有個奇妙的夢想,假如10年內你沒患上致命危疾,未來的醫療科技可讓你活到120歳,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晶片大戰|小米據報自主設計晶片 料明年量產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小米正為其即將推出的智能手機準備一款自主設計的移動晶片,以減少對外國供應商聯發科(MediaTek)和高通(Qualcomm)的依賴,該晶片預計2025年開始量產。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
-
智能手機之戰|iPhone 17超薄機身棄實體sim卡 恐難在內地銷售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蘋果明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其中賣點是超薄手機,iPhone 17 Air機身厚度只有5至6毫米,足以稱為史上最輕薄iPhone。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
-
掌握空間數據 增職場競爭力(鄧淑明博士)
上周三是第25屆全球「地理資訊系統日」(GIS Day)。活動的初衷是表揚業內表現出色的同工,藉此與大眾分享GIS的應用心得,讓更多人了解這創新科技的潛能。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
-
新發明|英物理學界創先河全球首張光子影像
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物理學家,最近以模型生成一幅光子影像,這是物理學從未見過的東西。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
-
晶片大戰|德研通用晶片 CPU與GPU合一
德國半導體初創Ubitium以RISC-V架構,研發首款通用處理器晶片,一站式具備中央處理器(CPU)、圖像處理器(GPU)、數碼訊號處理 (DSP)及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等多項處理能力。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府創科支援計劃接受申請
創新科技署昨天宣布,2024/25年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平台及種子),即日起至明年2月28日接受申請。有關資助指定本地公營科研機構和研發中心,進行「平台」及「種子」兩類研發項目。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
-
台科企研合成翡翠 千度高溫下結晶
最近台灣朗色林科技獨家研發全球首款人造合成翡翠,創造一種大眾消費得起的新品種,可供雕刻為碧珠、玉牌、爾勒及如意觀音等。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