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吸金逾46億 衞星初創風投私募熱捧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近年崛起的初創中,不少主攻衞星技術,例如星際上網、地圖影像等研發。據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統計,這些科企自2012年起,不論融資額或交易量,都如火箭衝上雲霄。資金來源方面,以風險投資(VC)及私募股權(PE)基金為主。
Crunchbase分析過去5年的數據後,指出美國主導的衞星初創不斷改寫行業生態,縱使全球投資正在放緩,衞星初創去年吸金量相當不俗,超過6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交易宗數更由前年約40宗,急增至去年60多宗,升幅超過五成,足見市場非常活躍。
成本門檻降 主攻三範疇
微縮技術一日千里,外形小如手掌的衞星,已有齊鏡頭、電池、處理器及天線,讓創業家以較低門檻,開發更多太空相關應用。總括而言,這些衞星初創的業務集中圍繞三大範疇,包括硬件開發、衞星服務及寬頻上網。
首先在硬件方面,美國初創Kymeta開發了一種天線技術,讓衞星捕捉及鎖定光束,即使物體快速移動或轉彎,衞星亦能保持通訊。
這公司累計籌得2.18億美元,投資者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
至於另一間初創Planet主攻地理資訊服務,由美國太空總署前員工創立。團隊在旗下的微型衞星上,設置大量攝錄鏡頭,每天定時收集地球影像,再向政府、商界或農業公司,以較低費用出售數據。
軟銀押重注OneWeb
若以融資金額計算,寬頻上網較有「錢途」。以美國衞星初創OneWeb為例,早在種子基金階段,已被晶片商高通及英國富商布蘭森看中。在2016年12月,更獲得日本軟銀(Softbank)領投,累計籌得17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
OneWeb在今年2月跟美國Sprint等流動通訊集團,以及空巴(Airbus)、達美(Delta Air Line)等航空公司,開發機艙專用的5G通訊服務。該公司更打算在明年底前,向近地軌道(LEO)發射648顆小型衞星,讓全球用戶在極端環境下也可上網。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決策者慎防勝利沖昏頭腦(車品覺)
「熱手效應」(Hot-hand Effect)來自1985年美國心理學家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的研究,他們分析了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球員連續成功投籃的數據,所謂「熱手」更多是觀察者一種認知偏見的現象。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房地產科技|MTR Lab加盟城越拓地產科技
中國專注房地產科技(PropTech)創新的企業聯盟城越UrbanLab昨天宣布,港鐵(00066)全資子公司MTR Lab正式加盟為新成員,雙方將攜手在綠色創新、智慧城市等深度合作。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念力操控|Neuralink新試驗 念力控制機械臂
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周二獲准啟動新可行性研究,透過N1植入物及腦機介面,讓志願者以念力控制機械臂。Neuralink發文形容,此舉不僅恢復數碼自由,亦是恢復人身自由重要第一步。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AI工具|美八成年輕領袖 上班採用AI工具
任何流行的辦公室技術往往吸引年輕人搶先使用。生產力應用程式Google Workspace委託哈里斯民意調查機構,訪問美國1005名年齡介乎22至39歲、主要為領導層的全職工作者,以探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使用情況。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AI耶穌|瑞士教堂辦告解 已跟千人互動
位於瑞士琉森的彼得禮拜堂(Peter's Chapel),今年8月起破天荒在告解室引進實驗性質的藝術裝置Deus in Machina,並於今天(27日)分享專案成果。這位「人工智能(AI)耶穌」以桌面電腦運算,在熒幕呈現數碼臉孔。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AI機械人高峰會|人形機械人齊集香江較勁 生產力局開峰會 推動技術落地
香港生產力局昨天在港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峰會2024」,探討先進製造、新能源、生命健康科技、大語言模型等前沿科技發展及應用,現場亦展示各款前沿人形機械人。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晶片大戰|小米據報自主設計晶片 料明年量產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小米正為其即將推出的智能手機準備一款自主設計的移動晶片,以減少對外國供應商聯發科(MediaTek)和高通(Qualcomm)的依賴,該晶片預計2025年開始量產。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