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之國:以色列教育興邦(黃岳永)
以色列為何贏得新創企業之國美譽?這是不少政府正在探討的題目。從客觀條件看,以色列沒什麼優勢,人口不多,地理上又被強敵環伺。但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加上在特殊政治及軍事環境下實施的教育政策,可讓我們探索其崛起的原因。
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面對黎巴嫩、敍利亞、約旦及埃及等鄰近國家的敵意,強烈的危機感促使該國實施全民皆兵制度。18歲高中畢業後,無論男女都要參加3年強制兵役,接受嚴格的體能訓練及作戰培訓。為保持民眾的戰鬥力,兵役結束後,男性將會轉入國防軍預備役部隊,每年從事幾個星期的服務,直到45歲為止。
走在耶路撒冷街頭,都可見荷槍實彈的士兵,不少看樣子還是少男少女,身穿草綠色軍服、背着M16步槍在街上巡邏。看到這個情景,再回想一下香港的年輕人愉快地享受大學生活之時,以色列同齡者已經背負保護國家的責任和使命。
讀大學目標明確
服完兵役後,以色列青年亦不急於上大學,他們可在政府的資助下享受一年Gap Year,例如到感興趣的國家旅行,見識一下這個世界。從高中畢業起,先服兵役再休養生息,經過四五年時間始正式步入大學校門,以色列人平均24歲才入讀大學,畢業時普遍已達28歲「高齡」。
按年齡計,以色列的大學生在世界排名中可能數一數二,這亦是該國的特色之一。或有人會認為,大好青春花在兵役上是一種浪費,到28歲才畢業更是太老,欠缺時間發展事業,但我反而看到這種制度的好處。
以色列人是在退役後才考慮是否讀大學的,當中選擇讀大學的學生們,決定自己目標時已經非常成熟和專注,也直接省去了大學首年的全科培養,直接開始研究專業領域,這對日後從事技術創業也是一項優勢。以色列的例子告訴大家,畢業年紀與成就無關。
此外,以色列奉行「哈柏露塔」(Havruta)學習方法,這原本是宗教上學習猶太經典的方式,在師友模式下以兩個人一組,一起研讀經文並互相辯論,找出對方論述上的邏輯或思考錯誤,還要從其他經文中找出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這種思考方式貫徹在以色列人的教育及日常生活中,無論學校、軍隊或社會,都鼓勵人們要多思考和辯論,尋找正確的答案。
以色列特殊的軍中生活經驗固然是另一種重要教育,但那畢竟是18歲以後的「成人教育」。在我來看,根深柢固的猶太人特質與文化,更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以色列用其成就來告訴我們,教育可以興邦,千萬不能敷衍了事。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針對不同行業監管AI發展(方保僑)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普及,潛在風險和挑戰也日益顯現。如何在促進創新的同時,確保AI技術安全、透明和公平使用,已成為香港特區政府乃至整個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AI預測|蓋茨:兩工作十年內較受AI衝擊
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早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預測人工智能(AI)將於未來10年取代人類在醫療、教育等大多數專業領域的角色。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陳仲文|AI武器化 衍生新興網絡威脅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發言人陳仲文指出,本地企業現時面對五大網安風險,從大型語言模型(LLM)外洩風險、AI助長的詐騙攻擊,以至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憂等,企業須正視新興威脅,強化防禦策略。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楊紅霞|籲港府支援基建 配合人才優勢
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楊紅霞直言,本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浪潮中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乃不爭事實,但只要充分把握人才優勢,善用周邊地區資源,相信仍有不少發展機會。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直接偏好優化(DPO)
直接偏好優化是一種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的新興方法,直接利用人類的偏好數據來優化模型。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獎勵模型(Reward Model)
獎勵模型是一種在機器學習領域使用的概念,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及某些生成式模型的訓練中。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楊紅霞|倡模型融合省九成算力 訓練以小見大 降AI開發門檻
近期加入香港理工大學的知名學者楊紅霞,現擔任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同時兼任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她提出「模型融合」(Model Fusion)概念,開展「基於模型的模型」(Model over models)項目──Co-GenAI。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