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科技治霾 (占飛)
早前本港受內地霧霾影響而一片灰濛濛,港人似乎處之泰然;世界衞生組織(WHO)早就公布,全球城市空氣污染持續惡化,乃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皆因空氣污染持續惡化,每年殺害300萬人,城市尤為嚴重,僅10%城市居民可吸入符合世衞質量指引的空氣。
不管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問題同樣嚴重,印度新德里的空氣污染使其居民的預期壽命減少6.3年,在倫敦的死亡人口中,每12人就有1人死於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汽車尾氣中含有細小顆粒狀物質──PM2.5,可穿透肺組織進入血液,損害動脈功能及誘發心血管疾病。
霧霾塔與生物炭
二氧化氮(NO2)則為第二殺手:它可引發肺炎,使人體易受感染,每年單在英國即導致2.35萬人死亡。治理城市空氣污染的鬥爭仍在持續,長期而言,高科技可望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就在2014年中國向污染宣戰之後,北京採取至為有效的治理手段。據世界衞生組織指引,在任何一天,PM2.5濃度都不可超過每立方米25微克,但在北京,PM2.5濃度通常高達此一標10倍。
科技進步一方面帶來富裕繁榮,另一方面則迎來空氣染污,然而,卻可用科技之矛刺向科技之盾──2013年造訪北京後,荷蘭發明家丹.羅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就下定決心要治理霧霾,在中國環保部的支持下,他所發明的「霧霾塔」(Smog Free Tower)高約7米,去年9月落成啟用。
「霧霾塔」乃巨型室外空氣淨化器,原理類似於帶靜電的梳子會吸附頭髮,帶正電荷的懸浮顆粒物被吸入塔內後,帶負電的除塵板將之捕獲,潔淨空氣則從另一端輸出。羅斯加德明確指出,給霧霾顆粒施加電荷不需要很大電流,因此耗電量非常低,一座「霧霾塔」可在足球場般大小的場地內捕獲75%霧霾顆粒,並將之清除。
此一發明勢必成為高污染工業時代與低碳時代之間的橋樑,他聲稱頭痛醫頭的方案並非永久的解決方案,算一算吧:將北京的污染物濃度降低20%至40%,那要設置多少座「霧霾塔」?答案為幾百座;至於捕獲的霧霾顆粒物,他計劃將之壓製成首飾出售──英國查理斯王子(Prince Charles)就有一套以霧霾顆粒物製成的袖扣。
柏林建築師艾莉遜.德林(Allison Dring)提出另一解決方案,她對抗霧霾始於2000年代早期的墨西哥城,當時此城設法除去全球污染最嚴重城市的惡名,顆粒污染物包括狗糞粉末,在乾燥環境下,大量野狗的乾化糞就被風捲起,形成懸浮污染物。她採用具有光催化效用的二氧化鈦外牆板,此種外牆板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將二氧化氮轉化為硝酸,硝酸生成後會立刻轉化為無害的鹽,繼而由雨水所沖掉。
為了盡量增建此等外牆,她提出的設計方案類似於珊瑚,可全方位獲取日光與風力,從而製成「生物炭」(Biochar);她所設計的最大工程乃墨西哥城岡薩雷斯醫院,其外牆每天可去除1000輛汽車排放的污染物。「生物炭」乃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可製成所需形狀,因此「生物炭」乃建築師眼中理想的建材;她今年較早時在柏林公布,全新研發的建築材料名為「空氣製造」(Made of Air),那是在工廠預製外牆板,以柏林2000噸廢棄聖誕樹為原料所製成。
信鴿空氣質素員
此外,倫敦就有10隻信鴿裝上微背包,微型傳感器可測量二氧化氮及臭氧的濃度,當信鴿飛入天空後,背包中的傳感器就會透過社交網絡,向倫敦居民的智能手機傳送最新空氣質量數據。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都不容樂觀,近年倫敦空氣污染問題持續惡化,污染物指標常達到歐盟法定限值3倍以上。信鴿最多只能負載40克重量,故背包體積縮減至極為微小,而所傳送至倫敦居民的手機訊息,可望促進居民立即採取行動,以減少倫敦市區的污染物排放。
或可列舉健康食品的例子作類比,今天世人特別關心所吃的是什麼,他們會仔細查看食品包裝及閱讀標籤;然而,對日趨嚴重的空氣污染即使並非視若無睹,卻顯示沒有對食品那麼關注──現代城市居民有此心態,無疑極不合理。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