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保電車 靠Uber

By on September 1, 2015

本文作者尹思哲為《創業起義》作者,為《信報》撰寫專欄「細說新經」

香港正上演一齣「電車風雲」, 於本報副刊讀了文章《電車風情》,作者香睿剛指出,本港電車以接載人口計,比起東京都電(1800萬人次)、鹿兒島市電(1000萬人次)要多好幾倍。既然不乏搭客,退休規劃師薛國強何解仍要主張廢棄中環區電車線?

私家車增長才是擠塞主因

薛國強認為,取消了電車服務,可令德輔道中的路面空間增30%,從而減輕塞車問題。之但係,聽過運房局局長張炳良今年5月在立法會就《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的發言,就知道交通擠塞主因,其實是車輛數目增長太快;其中,又以私家車增幅最為驚人,佔所有領牌車輛87%。張局長仲話,按現時增長率,10年後香港私家車將達到70萬架。

可以話,如何有效減少私家車數目增長,才是交通擠塞問題的正解。思哲上星期同Uber亞洲市場拓展主管Sam Gellman傾偈,一坐低,阿Sam劈頭就話:「Uber創新在於,只要更有效運用車輛,就可以減少(整體)擁有私家車的需求。」換言之,Uber若能真正普及,可能有助減輕交通擠塞!再傾落去,我問佢有冇信心說服香港政府爭取支持,佢就話,Uber向來好樂意同任何政府溝通,目標又同政府好一致,唔覺得同政府係對立咁話。

搭Uber成本平過養車

Uber有信心減少私家車增長,理由好簡單,亦好實際:因為市民使用Uber嘅成本,很可能低於擁有私家車成本。思哲是Uber重度使用者,經常同司機閒聊,最近其中一名司機話我知,佢有位女白領熟客,月入約3萬元,每月搭Uber使費差不多7000元, 原因是把Uber當成主要代步工具,猶如私家車使用。

據了解,這位女白領家住馬鞍山,中環上班,每日往返公司、外出都搭Uber。要知道,香港汽油價格及泊車費均屬全球最貴城市之一,假設女白領選擇養車,除了基本牌費、每年維修、油錢、保險,再加每月停車場費及洗車,每月使費少不免6000元至1萬元,還未計收告票或遇上意外的支出。換言之,選擇乘坐Uber及轉乘公共交通工具,每月很可能較養車便宜。

除了成本,乘坐Uber較自駕安全,叫車近乎隨傳隨到,有司機管接送,也是不擁有私家車的重要誘因。另一方面,Sam又以在外國部分地區推行的uberPool為例,指出透過手機App技術,可找到兩位目的地鄰近的乘客、建議他們乘坐同一輛Uber,這樣一方面可為乘客減低車資,一方面減少資源重疊浪費,原理跟「泥鯭的」異曲同工。可以想像,uberPool他日若能於香港推出,將會進一步降低Uber費用,吸引更多人考慮不買私家車。

司機「Chok乘」現象

之不過,任何技術或模式再精密,亦難避免有人「gaming the system」。由於Uber向來有浮動價格的做法,即在一些繁忙時段及情況下,按市場供求調節收費,收費最高能「乘大」至3倍甚或4倍,吸引一些司機意圖人為「操控」定價。其方法是,司機在繁忙時段及地區,一齊聯手下線,由於供應量下降,有機會啟動浮動價格機制「乘大」價格,司機然後再立即上線,務求於價格回復正常之前接到柯打。對乘客而言,在繁忙時段要接受「乘大」價格固然無奈,長遠而言亦影響Uber整體服務質素及形象,希望他們盡快找方法堵塞漏洞,將定價權真正交還市場。

解決交通擠塞問題,在薛國強之外,交諮會亦提過一些建議,例如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但建議一直只聞樓梯響,Uber以創新技術反過來趕過政府步伐,政府是否好應該認真研究如何跟Uber合作紓緩路面擠塞,提升私家車使用道路的效率,而不是廢除本來已經很高效率的電車呢?

更多尹思哲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