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病徵現 IT系統須改善(Per Bauer)
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去年的資料顯示,約87%亞太區首席科技總監(CIO)認同數碼化可為企業帶來更多業務機會,但亦衍生更高的業務風險。同時,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為企業內部的資訊科技風險管理未能跟上市場步伐。
隨着業務風險不斷提升,直至超出預期時,企業高層或會突然發現企業的資訊科技系統未能如常運作。面對源源不絕的資訊科技問題,甚至頻繁的系統故障,企業員工往往要日以繼夜工作以解決問題,而企業資源亦因而不斷虛耗。資訊科技資源管理問題牽一髮動全身,企業上下的工作效率無一不受影響。最終,IT資源管理不善會導致顧客投訴,為收入帶來負面影響。當難題接踵而來時,要將之逐一擊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亞太IT預算今年升3%
幸而Gartner同時發現,亞太區企業的資訊科技預算,今年有望調升3%,較去年的0.9%增加不少。雖說追加更多預算有助企業更新設備,改善其資訊科技水平。不過,這與提升業務運作效率卻未有必然關係。若要達至預期成效,企業需要在適當時候選擇合適的IT服務,因為最新、最大容量的硬件不一定代表最適合。
管理層需要定時檢視企業的資訊科技資源使用狀況,若發現以下五大特徵,便應尋找相應解決辦法。
一、系統中斷頻繁。一般企業總會在某些時間面對資訊科技系統停頓的狀況。可是,故障頻密的次數,以至團隊能否及時解決,完全取決於企業資訊科技資源規劃的好壞。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什麼事情都講求「快」,包括業務及客戶服務。若企業前線的客戶服務經常因系統事故而受阻,無法盡快解決問題,往往會令客戶失望、不滿,甚至流失客源。
二、反應時間過長。設計得宜的資訊系統應可輕易應付高峰期的作業量。如果企業的系統未能輕易滿足日常基本運作需求,正正反映其資源未有妥善管理。
三、員工缺乏信心。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假若員工於企業的資訊科技系統缺乏信心,便很難提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未能提升的話,企業便難以為客戶適時提供產品及服務。
四、龐大IT開支。當企業制訂資訊科技預算時,不但付出大量時間及人力物力,更發現資源消耗較預期為快,也許是時候退後一步,及時審視大環境。一直被動地解決IT資源問題,除了浪費更多資源,亦未有從根本着手解決問題。
五、客戶投訴不絕。業務面對以上困難的話,其實客戶本身很可能亦留意得到。所以,當企業無法履行已簽訂的服務水平協議,便反映企業正備受挑戰。
資源規劃及早揪出問題
事實上,不少企業正面對着這些難題;但他們往往把問題拖延,導致問題愈來愈棘手,難以解決。為避免資訊科技系統因缺乏效率而出現業務問題,企業應好好未雨綢繆。其實,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企業已開始運用資源規劃工具,為旗下的系統找出最佳配置,而且精準地預測生產表現,有效省卻成本。企業只要加倍主動,避免讓問題陸續浮現,屆時即可為業務的不時之需做好準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