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市場失效(杜志挺)
市場失效(market failure)是指資源無法藉着市場得到有效率的分配,原因很多,在互聯網,外部效用(externalities)是造成市場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效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正面外部效用(positive externality)是指當事者所從事的行為,產生了外流的正面效用,就是外圍單位因為此人的行為而得益。但如果此益處沒有反饋到該當事人,他就會失去作這件事的意願。大學教育就是其中一例。讀完大學,知識、能力增加,能產生對社會更有價值的服務,社會因此得益。所謂正面的效用由學生流入社會(對學生而言是外部),社會是得益的。
社會因得益而願意分擔學費,藉以鼓勵更多人唸大學,因此有公立大學設立,由政府稅收補貼部分學費。這就是將外流的效用內部化(internalize externality),讓產生正面效用的當事人得以分享好處,而有意願從事該行為。
低價吸引早期使用者
相反的,負面外部效用(negative externality)是指外流的效用是負面。通常是當事人得益,而其他人卻受害,因此資源不能有效率分配。吸煙就是一個例子。煙商和癮君子達成的價格協議,並不反應所有社會資源效率分配,因此政府會加煙稅,將吸煙所造成的負面外部效用反饋到吸煙者。
互聯網平台的發展有兩個階段會有市場失效:第一階段發生在平台早期引入階段。這時因為平台無法提供高價值服務,所以消費者往往不願意成為早期的使用者。但是到了平台成熟期,平台服務的價值提高,後進的消費者得以享受因前期消費者貢獻的平台價值。這就是前期消費者產出正面外部效用,此效用使後期使用者得利。
3G電話就是一個例子。早期的使用者負擔了高的電訊費用,卻沒有什麼人可以通訊,或沒有什麼應用程式可以使用,這些早期使用者所享受的平台價值就非常低。相反的,當有大量的消費者轉用3G電話後,每個使用者都有很多人可聯繫,而且有很多應用程式可以使用,就享受了很高的平台價值,可是這些平台價值是因為早期使用者累積創造出來的。
當得利者和付出者不同時,就沒有人願意付出, 如果這種現象持續,這個平台就無法成長,於是平台會採取用低價或補貼策略來吸引早期使用者。因為早期使用者所付出的價格低於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所以使用者享用較高的經濟盈餘(economic surplus),平台也有可能持續維持這種低價策略,以擴大平台價值,吸引更多使用者加入。
第二階段發生在平台成熟階段。此時領先平台成功佔有市場,提供高平台價值,市場已沒有足以競爭的平台。而領先平台因為早期以低價擴張市場,沒有獲得足夠利潤,於是平台會將價格調高,同樣地,這個價格往往高於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於是平台享用了較多的經濟盈餘(消費者則只有少數經濟盈餘)。但不論早期的低價或現在的高價,市場上交易的價格都不是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於是有一部分的經濟盈餘因此損失(社會為此付出代價),交易不是在最佳資源分配狀態。
需要自由民主作基石
互聯網平台(例如電子商務)存在強烈的網絡效用(network effect),因此平台成長後價值(network value)非常高(平台愈大,用戶愈喜歡,而且愈習慣使用此平台)。當平台進入成熟期,藉由規模擴大,可以有高的經營效率,而且市場的新進入者,沒有與現有平台相當的平台價值,因此市場不再有高競爭,所以平台的市場競爭和經營效率是衝突。
初期的市場因為競爭,市場上的平台可能都沒達到最佳效率。當平台長大后,平台價值提高,經營效率增加,競爭對手卻因平台價值較低而萎縮或退出市場。市場於是失去競爭性,現有平台經營效率也就逐漸降低。
因此互聯網平台的發展, 往往產生一個或少數獨大的平台,這些獨大的平台不僅最終經營效率會降低,而且社會的經濟盈餘會損失。為了增加競爭,互聯網平台需要社會擁有由下而上的創新能力,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就是對這種創新能力的肯定。當創新受到鼓勵,市場就可以被重新定義,新的市場得以取代原有市場。所以原市場的領導平台會受到挑戰,市場的盈餘才可能再一次由消費者和新平台重新分配。
不幸的很,如果原有的市場領導平台,一面享受了高的平台價值,另一方面透過政商影響力阻止競爭者創造新市場。盈餘被原有平台獨享,社會就為了這個大平台付出無謂損失(deadweights loss),而資源配置效率會下降。所以要有成功而健康的互聯網平台(電子商務)發展需要自由和民主作基石,這樣的環境才允許由下而上的創新,而有效率的分配才能達到,也才能減少互聯網的市場失效的社會損失。
更多杜志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