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上網睇醫生 彈指驅病魔 視像診症 遙距配藥

By on March 20,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透過遙距診症服務,病人可安坐家中接受醫生評估病況。(互聯網圖片)

透過遙距診症服務,病人可安坐家中接受醫生評估病況。(互聯網圖片)

隨着人口加速老化,本地醫療資源緊張,別說急症室,連到醫院專科例行覆診,亦要動輒等數個小時。大家有否想過將來可以躺在床上透過互聯網看醫生,並利用手機程式傳送心跳及血壓等資料,彈指間完成看病過程?

其實這種看病方法已逐漸在外國流行。醫療網站Telemedicine指出,遙距醫療首先會利用資訊科技分析病歷,再透過視像為病人診症。該技術應用範疇相當廣泛,除了診症,還可作遙距護理(Telenursing)和遙距配藥(Telepharmacy),又可時刻監測手術後病人情況,並進行分流。

千億市場全球覬覦

遙距醫療概念源於澳洲北部鄉郊。由於當地遠離市區,缺乏醫療人手,以往只能用電話問診,後來隨着資訊科技的改進,診症渠道不再局限於電話。以皮膚科為例,病人只須藉互聯網上傳照片,醫生再以電腦放大觀察,即可對症下藥。澳洲及美國已有物理治療師利用視像鏡頭,同時指導5位病人接受運動治療,並一邊觀察病人動作是否正確。

美國有僱主及保險公司率先參加遙距醫療計劃,讓病人安坐家中看醫生。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遙距醫療市場總收入為230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飆升3倍,增至660億美元。

根據美國遙距醫療協會(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統計,2015年美國有超過1500萬人曾接受遙距醫療。同年,美國威斯康星州醫療系統Mercy Health System,更開設遙距深切治療病房(TeleICU),讓醫生以視訊監測病人狀況,令病房死亡率較預期降低三成。

有初創公司看準遙距醫療市場潛力,成功捕捉商機。美國健康服務計劃供應商CalPERS Blue Shield早於2012年4月便與初創公司Teladoc合作,為30萬名保險計劃參加者提供遙距醫療服務。Teladoc於2015年在美國上市,當時估值6.2億美元。截至去年,Teladoc擁有1750萬名會員,年度總收入1.2億美元,按年增長近六成。

本港發展胎死腹中

至於鄰近本港的台灣,台大醫院也設有「遠距照護」中心,標榜可24小時傳遞醫療數據及提供緊急護理諮詢。其實早於1998年,本港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已有醫生提出遙距醫療想法,希望讓長者在安老院舍及社區中心以視訊覆診。但數年後該計劃胎死腹中,除了技術供應商對市場不感興趣,政府未有政策配合也是死因之一。

中文大學老年學及老人病學研究教授胡令芳當年亦有參與計劃,她認為遙距醫療對診症及經濟收益均有好處,惟本地技術供應商未如外國般獨具慧眼,放棄這塊「肥豬肉」,「最後機器折舊、損壞,亦無人修理」。

另一位曾參與計劃的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老人科)教授郭志銳表示,遙距醫療可節省病人的輪候時間,亦可紓緩醫療人手壓力。他表示,本港有資訊發達的先決條件,未來各家各戶裝置遙距醫療的視頻或程式,並非異想天開。不過,遙距醫療的痛點是醫生無法為病人作身體檢查,故建議有需要的病人仍須親身前往應診。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出,遙距醫療在本港仍未起步,政府必須了解社會對哪種醫療服務有需求,再針對發展,以免落後其他國家。

遙距醫療可以利用資訊科技分析病歷及進行診症分流,紓緩醫護人手壓力。(互聯網圖片)

遙距醫療可以利用資訊科技分析病歷及進行診症分流,紓緩醫護人手壓力。(互聯網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