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的理想與現實 (梁亦華)
近年,STEM(即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課程炙手可熱,大學舉辦各類STEM的講座及培訓課程,中小學也紛紛趨之若鶩,舉辦各類STEM興趣班或學習周,乃至校內和校外的比賽活動。對相關電腦與工科而言,高舉STEM的旗幟無疑是奪取撥款的捷徑,可是社會花費大量資源,教師學生花費大量時間,成效到底如何?
但凡引入任何新課程,我們必須考慮一個核心問題:它要達成什麼目標?這可能是為了更優質的教育理念而努力,又或是為了解決現在某些存在的問題。對此,教育局偏向第二類:其文章《談STEM教育》指出,STEM是透過日常生活應用與探究,以「提高學習動機,加深同學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強化學習效能」及發展種種能力。簡而言之,STEM並非劃時代的新構思,而是課程統整及經驗學習的混合物。
關注兩大問題
STEM的理想自然崇高,可是它在學校實際運作起來,卻可能存在種種問題。
一、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參與統整?
教育局期待着STEM能透過解決實際科學問題,發展「學生創意、協作及解難能力」,並假設了學生對各科學的知識已充分掌握,並能靈活運用。對家長充分支援的名校優異生而言,這並非大問題,但對一般學生而言,這假設會否過於理想?《論語》告訴我們「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學科知識未曾穩固,便強迫學生一知半解地「應用」,這會否變成瞎折騰?再者,不少學者早已指出,經驗式學習不一定適用學科基礎,如文法、乘數表、科學公式等,它們更適合記憶學習。正如我們都能熟練使用畢氏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但這卻極難被證明出來。
二、教師是否有能力設計合適的STEM活動?
以筆者所認識的一所學校為例,該校的STEM體驗日讓低年級學生分組,以不同材質(棉繩、麻繩、尼龍繩)貫穿課室兩端,進行傳聲實驗;讓高年級學生分組,在不同光線強度下操縱太陽能小車。表面上這配合正規課程,可是真正實行時,這邊廂,不同繩索跟桌椅纏成一團,兩端學生相互大喊,一片混亂;那邊廂,學生發現自然陽光不足以推動小車,最後學校急忙給予一盞紫外線燈,讓各組共用照着小車,情況猶於周星馳電影的「太陽能電筒」。
何必捨近圖遠
所謂「理想是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中往往有很多課程設計時預料不及的情況,教師們也已盡力。但我們為了學習「不同材質有不同傳聲速度」和「太陽有能量」這兩個簡單陳述,真的需要全校耗用4小時,陷入一片混亂嗎?STEM的體驗日為學校提供噱頭,為家校通訊提供「照片」,但對學習而言,幾分鐘的教育電視,乃至YouTube多媒體教材,已能為學生提供相近的虛擬體驗。又何必捨近圖遠,多勞少得?
要真正發揮STEM的功效,我們也許應更小心思考,STEM作輔助學習只適合哪類課題,或哪類型的學生,盲目迷信「新不如舊」,又或追求一套「One-size-fit-all」的教學法,無疑盲人瞎馬,怠矣。
更多梁亦華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