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倡業界共建規管三贏 港共享單車業務有錢賺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ofo香港總經理張堃認為,行業可透過共建規管標準實現多方共贏。(受訪者提供相片)
共享單車在香港一年間冒起6個品牌,競爭激烈,首間在本地開業的Gobee.bike今年7月突宣布結業,為市場響起警號。業內龍頭ofo香港總經理張堃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共享單車需求仍然旺盛,又認為行業當務之急是「訂立一個自我監管制度」,同時透露最近港區業務已經有錢賺。
Gobee.bike於去年4月推出服務,為香港共享單車熱潮掀起序幕,其餘同行HobaBike、Ketch’up Bike、oBike、LocoBike等陸續加入市場。與摩拜(Mobike)同屬內地業界龍頭的ofo去年12月正式南下攻港,迅速搶佔共享單車市場。
張堃聲稱:「現時平均每8秒鐘, 就有1個用戶使用ofo」,又引述市場數據指出,約七成本港共享單車用戶都會選ofo小黃車。
每日20人巡邏維修減違泊
張堃對於Gobee.bike月前終止在港業務,清盤離場,「我們覺得很可惜,但這是市場的正常現象。」他強調,仍看到市場需求還非常旺盛,透露正在改革業務模式、加強單車營運效率,ofo香港近一段時間已開始錄得盈利。
隨着共享單車登陸香港市場,單車隨處違泊、阻塞街道等問題亦逐漸浮現。有論者建議政府加強業界規管,張堃倡議與其他營運者做到self-regulated(自我規管),共建行業的規管標準,讓政府、用戶、營運商共贏。
有建議提到要控制單車泊位,張堃認為,「更重要是提供更多設施及停車位予用戶,將單車停泊處設在方便市民及當眼的位置。我們也要與政府合作加強教育,讓用戶建立更好的使用(單車)習慣。」他透露,ofo香港每日派遣約20至30位巡邏員在街道檢查、修理單車,以及將單車擺放到使用熱點。
今年9月底,運輸署公布共享單車租賃業務守則,並與ofo及另外3間營運商簽署備忘錄。該守則提到營辦商不應在市區投放單車,以至要向政府提供營運數據作監察和分析用途。張堃直言:「備忘錄亦提及『都會區域』,指的是在包括觀塘、荃灣等地區。目前(政府)不建議我們投放車輛,因為那些地方的單車徑還不足夠。」

去年底登陸香港的ofo小黃車,迅速搶佔本地共享單車市場。(網上圖片)
補足傳統交通工具斟合作
本地單車徑及停泊處不足,是在港發展的主要挑戰,惟他認為,港人使用共享單車的需求還有增長空間,「在我們共享單車還沒有覆蓋的區域,例如港島區,還有很大的潛力。增添更多單車徑可配合不斷增長的單車需求,方便市民用單車代步。」ofo將會持續與政府運輸署緊密配合,探討如何實現。
「共享單車其實是傳統交通工具的補充」,張堃表明,ofo積極與政府接洽,探討如何與其他交通工具合作,惟計劃詳情不便透露。他以ofo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的合作為例,ofo自上月起在當地電車線的6個站,定點提供單車供市民使用,滿足他們由電車站回家「最後一里路」的交通需要。
研港推加密幣 拓收入來源
經歷市場瘋狂擴張後,內地共享單車爆發倒閉潮,業內巨擘ofo連番傳出不利傳聞,如拖欠巨債、裁員等。ofo香港總經理張堃接受訪問時澄清,ofo在內地與國外的業務為兩個較獨立的板塊,不會互相干擾;香港業務方面,ofo會以加強營運效率,增加收入為重點方向。
目前香港ofo除租車費用、廣告收入以外,共享單車業界陸續謀求新收入途徑,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成為另一選擇。
星小黃車發虛擬幣GSE
新加坡共享單車公司oBike年初宣布與區塊鏈平台Tron推出加密貨幣oCoins。
據多間內地媒體報道,今年4月ofo亦在新加坡推出新功能,讓用戶騎單車獲取虛擬代幣GSE。
被問到ofo香港會否考慮實行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收入模式,張堃直言:「我們也很感興趣,這是我們討論方向之一,亦會考慮各種增加收入、變現的方式」。至於相關業務會否在一、兩年間在港推出,他回應說:「我覺得是有希望的。」

ofo今年4月在新加坡推出新服務,讓用戶騎單車獲取虛擬代幣GSE。(ofo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採訪、撰文:吳志南
[ English Version ]
Ofo calls for self-regulation of HK bike-sharing industry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趨勢|OpenAI多地推AI代理工具Operator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正在向澳洲、巴西、加拿大、印度、日本、新加坡、南韓、英國等地的ChatGPT Pro用戶推出人工智能(AI)代理工具「Operator」,可以代表用戶執行任務。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AI大戰丨OpenAI擬下周推GPT-4.5 GPT-5或5月登場
美國傳媒報道,OpenAI將最快下周公布其最新人工智能(AI)模型GPT-4.5,而GPT-5則有望於5月下旬發布。更新後的GPT-5將對ChatGPT的使用方式進行重大改進,統一OpenAI的o系列和GPT系列模型,減少使用者選擇模型的困惑。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AI Pin|襟章策略失利 新星初創被HP收購
美國科技巨企惠普(HP)擬斥資1.16億美元(約9億港元),收購當地初創Humane大部分股權,接收對方多數員工、人工智能(AI)平台Cosmos,以及超過300項專利權,有關交易預計本月底完成。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全新視角觀賞熊貓寶寶生活(林國誠)
「熊貓TV」正式進入第二階段,新增設置於「大熊貓之旅」的6支鏡頭並引入多項嶄新功能,讓市民能以全新視角、多角度、更自由的方式觀賞「盈盈」、「樂樂」,以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家姐」與「細佬」的生活點滴。隨着這些升級功能的推出,熊貓熱潮勢必再掀高潮!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進軍電玩界|微軟推Muse動作模型 生成式AI闖遊戲開發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有助改革創新工業發展。微軟(Microsoft)研究團隊介紹一款名為Muse的「世界及人類動作模型」(WHAM),有關成果由微軟研究院旗下「遊戲智能」、「可教學AI體驗」兩組人員,跟英國劍橋遊戲開發工作室Ninja Theory合作完成。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理大夥中移香港拓6G應用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及合作項目協議。校長滕錦光(後排左二)稱,今次合作充分發揮學術界與業界的協同優勢,雙方將聚焦戰略性的科技領域,包括人工智能(AI)、6G及Web3等範疇的技術革新及應用。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Apple新機|iPhone 16e今預訂 入門版售5099元
Apple 發布最新款智能手機iPhone 16e,搭載最新一代A18晶片及4核心圖像處理器(GPU),可流暢運行Apple Intelligence,例如AI寫作工具、Genmoji、Image Playground等人工智能(AI)功能。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EJ Tech Video
POPULAR POSTS
-
Grok 3|馬斯克「最醒」AI模型登場 Grok 3香港可用 月費170元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
EzyGreenPak|環保袋減廢遇熱水即溶 港EzyGreenPak專利 今屆渣馬採用
-
EzyGreenPak|自家平台監控碳排 助家族工廠轉型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
神經元記錄|哈佛研CMOS矽晶片 記錄神經細胞活動
-
X危機?|馬斯克旗下X傳以3432億估值洽融資
-
AI「炒散」|AI模型接編程散工 獨立開發力遜人類
-
AI研究院|理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