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創科大事回顧】NFT熱炒一年未冷 價量續看漲 港藝術品搶先機 迎元宇宙大爆發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回顧2021年,要數熱爆全球的科技熱話,非同質化代幣(NFT)必然上榜,它令數碼藝術品,甚至一個「起晒格仔」的低像素圖檔,成為致富途徑。除了NFT,在疫市崛起的外賣配送、網購、物流、數碼娛樂和生物科技等,今年各有發展。隨着元宇宙將踏入應用元年,2022年香港創科發展又會是怎樣光景?
自從美國數碼藝術家Beeple所創作的數碼作品《每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今年3月在佳士得全球首個NFT拍賣會上,以超過6900萬美元(約5.38億港元)天價成交,NFT便火速發展,香港亦緊貼這股大趨勢。

The Sandbox把遊戲的虛擬裝備、土地等,以NFT方式發行。(YouTube影片擷圖)
本地歌手陳奐仁隨即在4月於NFT平台OpenSea,成功以7枚以太幣(當時共約值11萬港元)作價,售出旗下音樂作品Nobody gets me的NFT,成為全球首位發行音樂作品NFT的華語音樂人。林健華、林一峰、雷有輝等本地音樂人,年內亦先後發行個人作品NFT。
導演王家衛亦透過蘇富比,拍賣經典電影《花樣年華》首天拍攝的1分31秒未公開花絮NFT,成交價高達428.4萬港元。蘇富比本月中發表年度數據指出,該行今年在亞洲錄得破紀錄的100億元銷售額,當中NFT拍賣貢獻不少。

港人熟悉的卡通角色麥兜,已進佔The Sandbox虛擬空間。(Animoca Brands網上圖片)
港產遊戲商半年籌16億
透過發行NFT,藝術家、音樂人等創作人士,可直接向收藏家或受眾出售作品,以賺取回報。同一原理,今年晉身獨角獸(估值逾10億美元而未上市的初創)行列的港產遊戲商Animoca Brands,也把遊戲內的虛擬裝備、土地等,以NFT方式向玩家發行,讓該些虛擬資產的擁有權,由玩家而非遊戲平台持有,玩家更可從虛擬資產獲利,一改「打機冇錢途」印象。
Animoca Brands亦財源滾滾,先後於今年5月、7月及10月,合共集資近2.04億美元(約15.9億港元),旗下區塊鏈沙盒遊戲The Sandbox,11月亦完成B輪共9300萬美元(約7.25億港元)融資,由軟銀集團旗下願景基金2期領投。12月9日,新世界發展(00017)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宣布投資The Sandbox,並獲得一幅24乘24的虛擬土地。

Sandbox現持有大量虛擬土地,等待全球買家善價而沽。(The Sandbox網上圖片)
購虛擬土地應付場景需求
香港科學園科培網絡榮譽會長鄒健宏,在8月亦以旗下區塊鏈投資公司Times Capital名義,購入一幅佔12乘12的The Sandbox虛擬土地,當時投資額約35萬枚SAND代幣。他看好元宇宙、虛擬土地等,預計在2022年起大爆發,「傳統大企買了虛擬土地,總得要構建一些創新產業及應用場景出來。」
本身營運音樂科技初創iMusic Tech的鄒健宏,打算在The Sandbox建立虛擬音樂場館,將來跟不同唱片公司及音樂人合辦虛擬音樂會。他揚言,未來元宇宙平台有望跟串流平台較勁,成為群眾收聽音樂或觀賞音樂會的主要途徑;大家同時可從聽歌獲取音樂作品NFT,擁有該作品NFT的人,甚至可透過版稅收入抽取分成,這亦是其中一個令NFT增值的方式,但估計唱片公司不易接受。
採訪、撰文:陳子健

鄒健宏打算在The Sandbox,建虛擬音樂場館,在元宇宙大搞活動。(信報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去中心化受捧 資金湧區塊鏈
SPAC合併上市新途 商湯掛牌遇波折
長蝕捱打 外賣平台退出香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衞星大戰|Apple和SpaceX掀衞星服務爭奪戰
Apple 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據報正在爭奪供應有限的手機頻譜使用權。消息指,Apple在外太空投資激怒了馬斯克,而SpaceX已敦促監管機構叫停一項由Apple出資的衞星擴張項目。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針對不同行業監管AI發展(方保僑)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普及,潛在風險和挑戰也日益顯現。如何在促進創新的同時,確保AI技術安全、透明和公平使用,已成為香港特區政府乃至整個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AI預測|蓋茨:兩工作十年內較受AI衝擊
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早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預測人工智能(AI)將於未來10年取代人類在醫療、教育等大多數專業領域的角色。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陳仲文|AI武器化 衍生新興網絡威脅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發言人陳仲文指出,本地企業現時面對五大網安風險,從大型語言模型(LLM)外洩風險、AI助長的詐騙攻擊,以至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憂等,企業須正視新興威脅,強化防禦策略。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楊紅霞|籲港府支援基建 配合人才優勢
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楊紅霞直言,本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浪潮中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乃不爭事實,但只要充分把握人才優勢,善用周邊地區資源,相信仍有不少發展機會。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直接偏好優化(DPO)
直接偏好優化是一種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的新興方法,直接利用人類的偏好數據來優化模型。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獎勵模型(Reward Model)
獎勵模型是一種在機器學習領域使用的概念,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及某些生成式模型的訓練中。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