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的問題,太早開始全面 Monetize
本文作者林之晨,現為台灣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辦人暨合夥人,原文刊於作者網誌「Mr Jamie」
LINE 在台灣有 1,700 萬用戶,是全球穿透率最高的國家。LINE 在台灣既做遊戲發行,又做貼圖廣告、貼圖商城,還涉足 C2C 商城,未來還要做電子錢包、第三方支付。
看起來 LINE 台灣就像當年的 Yahoo! Taiwan 一樣,擁有超強的入口效應、巨大的自然流量,不可一世,什麼事情都可以做。
但如果把鏡頭拉到世界的舞台,事情可能跟在台灣看到的很不一樣。
當 WhatsApp 成長至 8 億月活躍用戶、Facebook Messenger 旱地拔蔥至 7 億 MAU,當 WeChat 持續挺進至 6 億月活躍用戶,連美國第二名的 Kik Messenger 都宣布有 2.4 億用戶。
WhatsApp MAU 成長圖 (via)
Facebook Messenger MAU 成長圖 (via)
WeChat MAU 成長圖 (via)
回頭看 LINE 呢?目前的月活躍用戶是 2.11 億。過去一年,用戶的成長只有緩慢的 24%,過去一季,甚至只成長不到 3%,恐怕還不如底層智慧手機用戶的成長速度。
LINE MAU 成長圖 (via)
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認為,是它在台灣與日本,太快達到飽和,因此太快開始 Monetize、過度的 Monetize。
但這樣過度商業化的社群產品,去到新興市場,對於第一次買智慧手機、第一次要選擇免費簡訊軟體的用戶而言,是太過厚重、太過繁雜的。
因此 LINE 的成長趨緩了,而相對維持簡單的 WhatsApp、FB Messenger 繼續的挺進。另一方面,在中國大量 Monetize 的 WeChat 則是聰明的把國際版大幅簡化 (相較於國內版),試圖減少在中國依照內部需求開發的複雜軟體,對它在國際市場取得用戶造成負面影響。
你或許會說,但是 LINE 比 WhatsApp 賺錢啊!
但你想想,有一天 WhatsApp 累積到 21.1 億用戶了,可以完全照抄 LINE 現在的有效變現策略,則它的獲利能力,將會是 LINE 的 10 倍。
更有甚者,如果到時候 WhatsApp 的網路效應變得超級強大,甚至會讓所有 LINE 的用戶,完全被它吸收過去,就像當年 Facebook 興起後,在台灣的 Wretch、東南亞的 Hi5、巴西的 Orkut 這些原本在本地擁有強大網路效應的社群平台,通通抵不過 FB 黑洞強大的引力一樣。
LINE 有沒有機會救贖?有的,出個 LINE Messenger,讓早期用戶使用,就像 Facebook 把 Messenger 獨立出來一樣。
如果 LINE 不趕快做出改變,會發生什麼事?可以看看當年 MySpace 的案例。
至於熱愛 LINE 的台灣用戶,如果害怕有天變成世界的孤兒,或許也可以考慮同時安裝 WhatsApp、FB Messenger、WeChat 等應用,買個保險。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