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x藉機械臂加快處理包裹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每台工業機械臂重約260磅,雖然工作速度只及熟手技工的一半,但平均一名工人可管理8台機械臂。(聯邦快遞影片截圖)
為簡化小型包裹及信件分類的繁複過程,美國速遞公司聯邦快遞(FedEx)最近在位於田納西州孟菲斯(Memphis)的倉庫安裝了4台機械臂。在人工智能(AI)技術及電腦視覺的配合下,每小時可處理1300件包裹。
每台工業機械臂重約260磅,由Yaskawa America負責生產,Plus One Robotics提供AI系統;雖然工作速度稍慢,只及熟手技工的一半,但它們幾乎從不休息,不會生病或偷懶;除非配送過程有突發情況,如包裹卡在運輸帶時,才需要人手解決問題。
紓緩人手短缺問題
聯邦快遞預計,平均每一名人類員工可管理8台機械臂。該措施不但可降低僱員受傷風險,也不會搶走工人飯碗,因為騰出的人手可以擔任更高級的監督職務。

在AI技術及電腦視覺下,聯邦快遞每台機械臂每小時可處理1300件包裹。(聯邦快遞影片截圖)
聯邦快遞在孟菲斯的航空樞紐,目前仍有500個職位空缺。由於這行業講求體力勞動,加上工作性質乏味,在肺疫大流行之前,不論倉庫及配送中心都長期人手不足;如今疫情下要保持社交距離,倉庫須減少當值人手,更令問題惡化。
前年全球出貨870億件
《華爾街日報》引述數據指出,2018年全球約有870億件包裹出貨,美國每人每年平均40件,料2025年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大型速遞公司聯合包裹(UPS)在截至6月的季度中,從企業運送到家居的包裹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5%。

在疫情下消費者習慣網購,送貨上門需求呈爆炸式增長。(新華社資料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