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推短片授權配樂新服務 插播廣告收益 創作人拆賬兩成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現時以手機拍片發布時,若自行配上未經授權的樂曲,隨時捱告。(資料圖片)
不少網民剪輯短片時,或自行以流行曲作為配樂,若作品未經授權,隨時牽涉版稅爭拗,甚至最後告上法庭。Facebook(fb)母公司Meta Platforms推出一項內容獲利機制,全球各地的創作者可透過Music Revenue Sharing,在發布的影片加入授權音樂後,即可從短片的插播廣告獲利,有望跟YouTube、TikTok等平台爭取客源。
與YouTube及TikTok爭客
創作者透過內容獲利機制,事前不必過問版權持有人,即可從已授權的歌單中,為短片配樂再在fb分享。若作品符合要求,短片創作者從插播的廣告,瓜分當中兩成利潤;音樂版權持有人及Meta亦可分別獲得獨立分成。要為短片加入授權音樂,創作人可打開Creator Studio頁面,再點擊「File Management」下方的「Licensed Music」,從右邊介面選用歌曲。
不過,創作者要享用新服務,本身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有資格插播廣告,而創建的所有內容,都要符合fb的獲利政策、社區標準及音樂準則。此外,製作的短片不能齋聽,必須具備視覺成份,播放長度起碼有60秒,配樂要從授權歌單選取,編輯後再發布到fb主頁上;違反有關條款的音樂或短片,可能遭受處罰甚至無法獲利。

製作的短片不能齋聽,必須具備視覺成份,播放長度起碼有60秒。(法新社資料圖片)
fb在官網強調,當創作人發布涉嫌侵權的短片時,即使歌曲從合法渠道購買、下載,或從自己設備錄製回來,並聲稱內容是合理使用,願意歸功於版權持有人,甚至發表免責聲明,不打算侵權或從中獲利,音樂的版權持有人仍不排除會向當事人追究責任。
瑞典公司控Meta侵權 索賠11億
新獲利機制即日起美國市場先行,未來數月擴展到其他地區。fb聲稱新模式創業界先河,加強樂壇與粉絲的聯繫,除有助保護知識產權,更可收集有價值的數據,暫沒有其他平台可相提並論。不論創作者或版權持有人,雙方都可藉此創造收益,惟提醒收益分成比率,將來仍可能改變。
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Meta Platforms發表新功能之前,美國音樂出版商Kobalt近日通知其音樂人及合作夥伴,與Meta之間的授權協議已經到期,計劃會在fb及Instagram平台移除70萬首歌曲。此外,瑞典流行音樂公司Epidemic Sound上周提告Meta,指後者未經授權下儲存、策劃、複製及分發公司約千部作品,要求索償至少1.42億美元(約11.07億港元)。

短片創作人可打開Creator Studio頁面,在右邊選用已授權的歌曲。(Meta網上圖片)

即使歌曲從合法渠道購買、下載,或從自己設備錄製回來,音樂的版權持有人仍不排除會向當事人追究責任。(法新社資料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培養提示工程思維(車品覺)
許多人仍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視為高級搜索引擎,輸入簡單的關鍵詞便期待得到精準答案──這恰是提示(prompt)效果不佳的根源。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代理|採用率料兩年飆3倍
美國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發布最新全球調查,發現採用數碼勞動力不僅是大趨勢,更是一場商業策略革命,預計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的採用率,未來兩年將由15%升至64%,升幅相當於3.27倍。
- Posted May 7, 2025
- 0
-
國產量子計算系統|中國第四代量子測控系統面世
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推出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標誌內地量子運算產業具備可複製、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能力,為量產百比特級量子電腦奠定產業化基礎。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教育|250名CEO促美國設AI必修科
超過250名企業行政總裁(CEO)在美國《紐約時報》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將AI及電腦科學,作為美國K-12(幼稚園到高中)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nthropic|資助API點數撐科研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宣布,啟動AI科學計劃(AI for Science Program),將限量免費提供旗下應用程式介面(API)予全球合資格的非牟利學術研究人員,以提升研究效率與創新能力。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領袖峰會|探索港智慧轉型之道 破格思維吸科企 加強培訓人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舉辦「智創互聯人工智能領袖峰會:創新升級,智慧轉型」,邀請多間科企巨頭、數字政策辦公室、立法會議員、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以及本地電訊商等代表出席,探討如何推動本港AI轉型。
- Posted May 7, 2025
- 0
-
量產人形機械人三大挑戰(鄧淑明博士)
2025年科技界除了有DeepSeek平地一聲雷震撼全球,另一焦點是會跑跳自如的人形機械人。
- Posted May 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