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fy離線通訊App抗爭揚名 藍牙連接對話 毋懼網絡中斷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原本是西班牙語社群為應對天災時斷電斷網作臨時通訊工具的手機通訊軟件Bridgefy,近期意外因香港反修例風波而聞名。推出該應用程式的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Jorge Rios接受本報專訪時解釋,Bridgefy利用藍牙實現離線通訊(Offline Communications),毋須經電訊網絡,讓人們在有需要時仍可保持聯繫。
Bridgefy的設計概念,源於創辦人團隊在2014年參加「黑客松(Hackathon)」活動。他們認為,當人們缺乏合適的通訊工具,不但造成生活不便、阻礙經濟及社會發展,甚至生死攸關,「若人們只靠自己智能手機(即使沒有網絡)就能與他人傳送訊息時,我們就可專攻被電訊商忽視的市場服務。」
可藉手機「搭橋」傳訊
「我們相信全球數以十億計、持有智能手機的人,理應不須總是靠互聯網連接,才能共享訊息。」Rios介紹,Bridgefy使用藍牙無線通訊技術,直接連接手機,而不是透過互聯網發放訊息。
該技術可以讓兩部智能手機在100米的距離內互相連接、進行對話;如果一名用戶想傳送訊息到距離超過100米的人,可以借助在藍牙接收範圍內其他已安裝Bridgefy的手機來「搭橋」,逐一傳遞,直到訊息到達目標接收者。
用戶首次打開Bridgefy程式時,不會顯示任何通訊錄的聯絡人;其後,可透過互聯網將自己的手機通訊錄上傳雲端,跟Bridgefy數據庫同步。Rios強調,透過Bridgefy「一對一」傳送的訊息,都經過點對點加密(End-to-End Encryption)處理,第三方無法閱讀對話內容;以「搭橋」傳遞的訊息,在過程充當「接駁」角色的智能手機,亦無法取得或閱讀訊息。由於程式傳送的訊息,不會經過電訊商的基站或路由器,電訊商無從獲悉訊息內容。
此外,Bridgefy又提供「廣播」功能,讓用戶在一個通訊範圍內,同時向所有使用Bridgefy的人傳送廣播。在該範圍內的手機,即使並非在發送者通訊錄內,一樣能夠收到訊息,惟「廣播」內容不會經加密處理。
公司自2014年成立至今,Bridgefy的流動應用程式錄得約40萬次下載,獲全球超過10個國家的用戶採用。Rios解釋,Bridgefy透過自家研發的程式算法,務求省電地將訊息由一部智能手機直接傳送到另一部智能手機,公司現正為此申請專利。「Bridgefy技術,將隨着智能手機技術一同提升」,他提到Bridgefy現時主要用藍牙作傳送,未來可經由WiFi以至其他通訊標準傳送訊息。
技術授權覆蓋救災領域
Rios又指出,各地用戶可免費下載Bridgefy旗下的通訊程式。同時,公司會把技術授權予其他企業機構使用;其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將提供予其他程式開發者,讓對方的應用程式可整合Bridgefy技術,毋須互聯網亦能運作。目前採用Bridgefy技術的流動應用程式,用途覆蓋日常物流運作、娛樂活動、旅遊服務、災害事故預警、救災通訊等領域。
被問到長遠願景時,Rios表示,Bridgefy正致力成為離線通訊的標準技術,「在大型音樂或體育活動、自然災害、政府管控的情況、以至在貧困社區的環境,人們需要保持通訊、溝通,但往往未能做到……我們並非要取代互聯網,而是希望在無法使用網絡下,成為一種替代的通訊方式。」
Rios提到,由智能手機開始,Bridgefy將會把其離線通訊技術,逐步拓展到其他種類的作業系統與流動裝置,包括物聯網技術的相關設備。Bridgefy讓用戶在電訊網絡出問題時,亦能保持通訊的功能,使它近期成為本港熱話。Rios回應,Bridgefy在任何衝突或事件中,都沒有任何政治立場。
「我們只希望所有問題都能夠和平解決。Bridgefy不會為使用其產品負上任何責任,亦無法控制透過Bridgefy程式分享的任何內容及訊息,也無法取得或得知傳送的內容或訊息。」Rios在訪問提到,在一些需要溝通聯絡的情況下,Bridgefy技術能夠幫到港人,他對此感到榮幸。
採訪、撰文:吳志南
[ English Version ]
Bridgefy: A startup that enables messaging without internet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發布高階智駕系統「天神之眼」
比亞迪早前在深圳總部舉行智能化戰略發布會,董事長王傳福宣布,高階智駕系統「天神之眼」正式發布,首批21款車型將稍後上市,當中10萬元(人民幣.下同)級別以上的車型全系標配,10萬元級別以下的則多數搭載。
- Posted February 11, 2025
- 0
-
AI大戰|阿爾特曼拒絕馬斯克收購OpenAI建議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拒絕接納以馬斯克(Elon Musk)為首的財團出價974億美元(7597.2億港元)的收購建議。
- Posted February 11, 2025
- 0
-
香港是金融科技少林寺(鄧淑明博士)
時至今日,移動支付全球風行,中國的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位居全球第一,這完全歸功於金融科技的長足發展,當中香港正擔當着重要角色。
- Posted February 11, 2025
- 0
-
AI大戰|DeepSeek對弈 勸降ChatGPT
國際象棋大師及評論員羅茲曼,最近在自家YouTube頻道主持一場測試,安排兩大AI模型,分別是代表中方的DeepSeek與美方的ChatGPT,透過文字指令分析棋盤布局博弈,發現AI模型不擇手段求勝,影片至今逾140萬人觀看。
- Posted February 11, 2025
- 0
-
念力打字|Meta研發念力打字技術 AI解讀大腦訊號 八成準確
Facebook母公司Meta與西班牙巴斯克認知、大腦和語言中心合作,以AI模型配合腦磁波儀及「腦電圖儀」,從頭骨外部讀取大腦訊號,聲稱八成估中打字員輸入哪個字母,準確度足以重建完整的句子。
- Posted February 11, 2025
- 0
-
AI大戰|DeepSeek 以「呃呃氹氹」戰術擊敗 ChatGPT
人工智能(AI)領域近日迎來一場令人意想不到的國際象棋對決——中國 AI 模型「DeepSeek」與美國「OpenAI」旗下的「ChatGPT」正面交鋒。
- Posted February 10, 2025
- 0
-
TikTok危機|馬斯克對收購TikTok不感興趣
內地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市場的前景仍然未卜,美國富豪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對收購TikTok不感興趣,又稱自己並不使用TikTok。
- Posted Februar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