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固動作分析系統 (步固張大健博士)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張大健認為,將科研商品化,過程並不簡單。(受訪者提供圖片)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的平衡力及肌肉力量會下降。有本地初創研發了一款「智能防跌系統」,結合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技術,評估長者的跌倒風險,聲稱5分鐘就完成報告,可供醫護人員為後續的預防治療作參考。今次請來步固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大健博士,談談其產品的研發經歷。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張)張大健博士 步固有限公司創始人
陳:為何研發評估跌倒風險的產品?看到什麼市場或客戶需要?
張:「步固智能防跌系統」是一個身體健康指數測試器,能夠評估用戶的跌倒風險。據衞生署公布的數據,在香港65歲及以上、在社區居住的長者當中,每年大約每5人便有1人跌倒;其中約75%會受傷,包括頭部創傷及骨折。據我了解,美國每年用來治療長者跌傷的費用甚至高過治療癌症,相信香港情況亦相差無幾,對照顧者及社會造成衝擊。
後來我向相關的專家請教,得知跌倒是由多項風險因素互相影響所致,包括年齡、藥物、睡眠質素、下肢力量及平衡力等,故難以準確評估跌倒風險。現時一般透過問卷、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以肉眼觀察長者走路情況,或以多種大型醫療器材評估,惟前者準確度不高,後兩者則涉及人力,且每次需時至少30分鐘。眼見市場上仍未有單一設備能進行綜合性的醫療測試及評估,公司遂於2016年成立,着手研發相關產品。

步固智能防跌系統內置微型傳感器,只要佩戴在後腰,就可分析人體動作訊號,評估長者的跌倒風險。(影片擷圖)

儀器收集的數據能準確至百分之一秒,並獲歐盟CE安全認證。(影片擷圖)
陳:與市場同類產品有何分別?有什麼競爭優勢?
張:「步固智能防跌系統」重約32克,內置微型加速傳感器,能分析人體的三維動作數據,評估平衡力。用戶可在輸入身高、體重及年齡等基本資料後,戴上儀器並做出3套簡單動作,包括開眼及閉眼原地站立30秒、來回步行約10米距離,以及在椅子上坐低和起身5次。
儀器會把數據上傳至雲端分析,5分鐘內即可取得報告,以高、中、低3個等級評估用戶的跌倒風險;報告亦有更詳細的測試結果,如身體晃動軌跡、雙腳受力情況、左右腳步幅變化等,供物理治療師等參考,為病人進行預防及治療。
儀器特別之處是能夠檢測跌倒風險介乎極高及極低之間的病人,大概約佔長者人口四成,由於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絕大部分都不知自己有跌倒風險,故能起提醒及預防作用。此外,儀器的AI採用全球防跌科學研究發表的結果,以及香港本地老年人數據庫開發,在接近200次的臨床實驗中,結果通過黃金標準醫療設備驗證,收集的數據能準確至百分之一秒,並獲歐盟CE安全認證。

儀器把數據上傳至雲端分析,5分鐘內即可取得報告,供醫護人員參考。(影片擷圖)
已為三千人做檢測
陳:作為初創如何進入市場?有哪些機構採用?
張:公司於兩年前完成產品原型機,惟當時表現未如理想;直到一年前檢測效果才逐漸穩定,並於第二屆「亞洲發明展覽會——香港」,從內地及本港37家初創脫穎而出,獲得金獎及最高榮譽獎。產品的硬件設計雖簡單,但軟件及算法等核心部分卻是別人難以抄襲或模仿。
公司主打B2B市場,合作夥伴包括香港電訊(06823)、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等;早在產品研發階段,公司就與油麻地長者安居資源中心建立合作,目前已為近3000名長者評估跌倒風險,期望2021年將檢測人數提升至一萬。同時,公司亦與一家本地企業展開另一項目,評估兒童脊柱側彎的情況,至今已收集及分析了數百人的數據,進展良好。

公司已為近3000名長者評估跌倒風險,冀2021年將檢測人數提升至一萬。(影片擷圖)
大學知識轉移處助商品化
陳:由大學教授到成立初創公司,身份轉換上有什麼挑戰?
張:我讀化學出身,曾在美國一家航空公司任職工程師超過30年,然後2011年到香港浸會大學出任物理系客座教授。回望過去10年,我認為港府在推動科研發展表現出色,例如創新科技署推出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公司就獲得兩期資助,得以展開產品研發。政府近年積極舉辦多場國際會議、展覽會等,為研究員、初創等提供機會。
將科研發展商品化,過程並不簡單。研究員做研究的動機是好奇,以防跌系統為例,可能只要找十幾人測試,就可以完成論文;但作為商品出售,必須專注產品研究方向,要經過成千上萬人的測試,並考慮如何吸引消費者青睞。幸好幾乎每間大學都設有相應的知識轉移處,協助學者將研發商品化,我建議政府可與這些辦事處加強聯繫,為學者提供資金支援外,協助轉變其商業思維。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Meta壟斷案|正式開審 朱克伯格作供
Facebook(fb),WhatsApp 和Instagram(Ig)的母公司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周一就美國反壟斷機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控告Meta違反壟斷法的案件首日上庭作供,反駁有關指控。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
-
青春期與情緒反思的力量(黃岳永)
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迷你劇《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一上架便成為全球最熱門影集榜首,能夠迅速引起廣泛討論,皆因故事夠「貼地」。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
-
Waymo|自駕的士貼便條招IT人
在美國三藩市、洛杉磯、奧斯汀等科技中心,Waymo自駕的士隨處可見。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一些人回歸到最基本的途徑,例如在的士上留下手寫便條。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日內瓦發明展 科大奪38獎
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周日(13日)閉幕,今年共吸引來自約35個國家及地區的發明家、大學、機構及公司,提交近1050項發明,當中299項來自香港。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
-
OpenAI|增驗證確保AI安全使用
ChatGPT開發商OpenAI近日發布支援頁面,意味着可能很快就會要求機構在完成身份驗證流程後,才可以存取某些未來的人工智能(AI)模型。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
-
GitHub|誤封中國 斷網19小時
全球知名代碼託管平台GitHub,剛過去的周末發生一宗技術故障,導致中國大陸地區用戶,無法存取該網站與相關功能,此一問題共歷時約19小時。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
-
貿易通|AI偵破深偽 準確率98% 圖像影片換臉變聲無所遁形
在香港國際創科展(InnoEX)設有攤位的貿易通(00536),開發先進的深偽(Deepfake)偵測技術,以檢測由AI生成及操縱的圖像、影片和音頻,識破騙徒換臉及變聲等詐騙手段,聲稱準確率高達98%。
- Posted April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