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麻省哈佛研傳感口罩 90分鐘內飛沫測新冠
By StartupBeat on July 1, 2021

生物傳感器口罩可從佩戴者呼吸的飛沫中,檢測有否存在新冠病毒,最快90分鐘獲悉結果。(麻省理工圖片)
美國麻省理工(MIT)及哈佛大學合作,成功研發一款生物傳感器口罩,據稱可從佩戴者呼吸的飛沫中,檢測有否存在新冠病毒。測試可在室溫下進行,毋須加熱或冷卻儀器,最快90分鐘獲悉結果;研究發表在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並為此申請了技術專利。

檢測結果僅在口罩內部顯示,以保護用戶私隱。(哈佛大學圖片)
今次口罩採用的生物傳感器,基於一種名為wFDCF(可穿戴冷凍乾燥細胞)的技術,它可以檢測病原體衍生的RNA(核糖核酸)份子,並將它們與有色或熒光指示蛋白結合。研究人員還可更換其他病原體的傳感器,包括流感、伊波拉及寨卡病毒等,甚或「有機磷神經毒劑」等化武上。

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只會顯示一條線;陰性則出現兩條線。(哈佛大學圖片)
操作方面,用戶戴上口罩再按下按鈕,內部即釋出少量液體,幾個生物傳感器會被激活。液體使傳感器的凍乾份子結合,最快90分鐘時間內,一小條試紙如避孕棒般,顯示佩戴者有否確診新冠肺炎,稱其準確度跟聚合酶鏈反應(PCR)媲美;此外,結果僅在口罩內部顯示,以保護用戶私隱。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