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高通脹將衝擊亞洲經濟 (香港總商會)

By on May 19, 2022

本文作者香港總商會,為《信報》撰寫專欄「商會視角」。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特別是歐美國家和日本的通脹一直低企,即使當地央行扭盡六壬,包括維持利率在超低甚至負水平,並推出量化寬鬆措施(QE),亦未能把通脹率推上至約2%的目標水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兩年半前爆發的一場新冠世紀疫情,卻成為大幅拉高全球整體物價水平的催化劑,今年俄羅斯及烏克蘭的戰事甚至加速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

英國3月份通脹升至7%,為30年來最高。美國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上漲8.3%,雖然稍為回落,但仍貼近40年高位。同月,歐羅區通脹率達到7.4%,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最近,「通脹重臨」不時佔據財經新聞篇幅,而根據Google趨勢的數據顯示,通脹一詞現時在網上的搜尋熱度是疫情前的4倍。

在疫情仍然反覆肆虐的情況下,亞洲各個經濟體今年的表現似乎無可避免會較原先估計失色。(路透資料圖片)

在疫情仍然反覆肆虐的情況下,亞洲各個經濟體今年的表現似乎無可避免會較原先估計失色。(路透資料圖片)

現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全球通脹會由去年的4.7%升至今年的7.4%,並於2023年才回落到4.8%。面對國內持續的通脹壓力,美國聯邦儲備局不得不改變態度,採取進取的方式遏抑通脹,繼3月把利率上調0.25厘後,再於5月加息0.5厘。市場現時估計今年年底美國息口頗有機會上升至2.5厘或以上。

同時,聯儲局將於6月起開始「縮表」,初時每月減持最多475億美元的國債和按揭抵押證券,到9月時規模或達到950億美元。換句話說,計劃若然全速推進,每年縮表規模將超過1萬億美元,約為上一次縮表周期(2017至2019年)的兩倍。

即使貨幣疲軟有利出口,但歐美通脹高企,民眾面對生活支出上升, 難免會減少非必要開支。(路透資料圖片)

即使貨幣疲軟有利出口,但歐美通脹高企,民眾面對生活支出上升, 難免會減少非必要開支。(路透資料圖片)

反觀亞洲,儘管大部分國家皆為能源淨進口國,但由於它們的經濟仍然受疫情困擾,區內通脹情況仍相對溫和。為平衡經濟增長,即使面對物價升溫而需要展開加息周期,亦未有條件如美國般進取地收緊貨幣政策。在這情況下,區內各國貨幣與美元的息差擴闊,促使資金回流到美元資產,容易對區內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及其貨幣滙價造成波動。

對一些通脹飆升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說,例如斯里蘭卡、蒙古及緬甸,由於民眾對糧食及能源價格往往比較敏感,一旦未能遏止物價升勢,便會影響民生,容易造成社會不穩。

對一些通脹飆升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說,一旦未能遏止物價升勢影響民生,容易造成社會不穩。(法新社資料圖片)

對一些通脹飆升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說,一旦未能遏止物價升勢影響民生,容易造成社會不穩。(法新社資料圖片)

美息上升,一眾亞洲貨幣兌美元貶值,會對過去因為低息環境而發行大量美元債券的國家帶來償還壓力。即使貨幣疲軟有利出口,但歐美通脹高企,民眾面對生活支出上升,難免會減少非必要開支,這對亞洲眾多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來說,自然是個壞消息。在疫情仍然反覆肆虐下,亞洲各個經濟體今年的表現似乎無可避免會較原先估計失色。

更多香港總商會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