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師創業之路
原文刊於《信報》的專欄「管理新思維」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主任)
主持:潘嘉陽、李靜宜
嘉賓:林曉鋒(Sengital集團行政總裁)
整理:謝冠東
潘:潘嘉陽 李:李靜宜 林:林曉鋒
博士研究化為實物產品
李: Alan自畢業起便不斷創業,你是怎樣燃起創業這一團火?
林: 我在中大讀工程碩士時,接觸到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這一科,由孫漢秋教授指導。平日我們醉心研究,經常通宵達旦。有一天凌晨3時許,我仍在蒙民偉樓做功課,用電腦建立一個虛擬的中大校園3D模型。那時我不禁去想,這項有用的科技,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我看到電腦房裏有很多鍵盤和滑鼠,便靈機一動,想到不如發明虛擬鍵盤和滑鼠。我希望能凌空指揮屏幕上的虛擬鍵盤,輸入文字。
我立即上網,在接下來的三天,廢寢忘食,不眠不休,結果找到19500多份專利,均與這個範疇相關。當中有56份與我的想法較為相似,但沒有一份是跟我的構想是相同的。我看到機會了,於是我寫了一份計劃書,徵詢教授的意見。然後我決定在中大修讀博士,就以虛擬鍵盤和滑鼠為研究主題。
花了一年時間全力研究後,幾位教授說我大有可能憑此致富。可是也告誡我別忘了學術研究,意思是假如我要取得博士學位,必須對學術界有所貢獻,新發明並不能助我畢業。因此第二年我集中精神撰寫論文,還參加了多場論文比賽,獲得多個獎項。
中大工程學院見我的成績不錯,便邀請我參加展覽會,展示我的發明。我並因此接觸到我的投資者Mr Viveik Saigal。同一場合我又碰到中大商學院的Prof Hugh Thomas,他鼓勵我參加創業比賽,鋪下了我創業之路。那時我也不無顧慮,心想作為一介工程學生,又怎會懂得創業的事?教授說毋須費心,他幫我聯繫一些MBA的同學便可。
那令我更擔心──我貴為博士生,人們自然期望我的學識比碩士更為精進。為免在MBA的同學面前失禮,我更努力去寫好我的創業計劃書。最終幸得他們接納,我們一同參加創業比賽,並凱旋而回,獲投資者支持。於是我尚未畢業便已率先創業。
然而,最終我們能面世的產品是遊戲手掣。在2006至2007年,動作感應手掣流行起來,而我的研究題目就是動作感應技術。當中也不無挑戰,我早於2004年4月成立公司,6月已租用辦公室,7月畢業。
第一件產品在2004年11月出貨,那時創業才不過幾個月,可說效率不錯。但我只能賣出1500件手掣。那時我請了一些學生作為同事,可是那銷售額甚至不足以支付他們的一個月薪金。我體會到生意並非只講求捷足先登,雖然我率先發明動作感應手掣,可是市場的步伐比我們慢,大型遊戲生產商根本尚未採用這種技術,手掣就無用武之地。
到底要怎樣走下去?全公司就只有一項滯銷的產品,接下來我可以賣什麼?就是賣自己。我更改營業模式,變為提供服務,任何公司想利用動作感應技術設計產品,我們都可以幫忙。第一張單就已達六位數字,足以向團隊發薪幾個月。到今天已是11年,這個營運模式至今仍繼續運作。
損失百萬美元焉知非福
潘: 相信你掌握的這項技術並不局限於遊戲市場,你還拓展到哪些產業?
林: 2006至2007年動作感應遊戲風靡一時,很多昔日客戶都重新叩門。後來我們還出售零件,那是動作感應手掣裏最重要的零件,客戶是內地的生產商,它們獲大型廠商授權生產手掣,這段時間我們瘋狂出貨。
後來我們還製作遊戲,鞏固競爭優勢,其他公司的零件或許較為便宜,但只有光顧我們,才能獲得我們開發的遊戲軟件。新成立的遊戲軟件部門保護了原有的硬件部門。
不過後來對手也與遊戲公司合夥,那你猜我們怎麼辦?今次再賣另一樣東西,就是賣了這盤生意,把相關技術賣給內地同業。與此同時,有醫療設備廠商希望委託我們,本來我不想接手,生怕人命攸關,要背負沉重的法律責任。於是我在報價時加了一個零,豈料對方欣然接受,我才發現這門業務前途無限。既然新業務潛力甚高,原有業務卻邁向割喉競爭,我不如就來個華麗轉身,專注醫療業。
李: 那亦與動作感應技術有關?
林: 是的,那是一些感應器,用於遠程監察心臟病病人。我們為一家矽谷企業從事相關研發,學到了很多醫療專業知識。畢竟香港以及內地的夥伴多是以生產為主,科研和設計──尤其像醫療般專業──其實不易有機會學到。由於我們亦有動作感應的專業技術,加上價錢合理,所以他們願意委託我們,而沒有選擇美國的企業。基於我們缺乏醫療背景,他們派專人來指導,我們從中汲取了很多知識,因此我後來亦成立了一家醫療公司。
醫療業還有一項特色,它並不講求經常更新換代,製作一個版本後,就會長年使用。我毋須不斷設計新品,因此有空餘時間,所以又跟其他客戶宣告,可以委託我們再設計其他產品。
那時我有一位德國客戶,正建立一個新品牌。現在很流行航拍,但其實早在2009年我們已開始研發航拍的零件。
我們接到航拍項目,並要在兩年內生產十多件產品,是一項大型考驗,那相當於幾乎每個月要推出一項新品,要高度密集地進行科研和產品設計。
這宗生意令我沒齒難忘,那是跌得最痛的一次。我們投入了一年科研,設計了14項產品,但後來發現它們各有缺陷。產品給客戶測試時一切如常,但一旦投入量產就出現質量不穩。其實客戶已簽署說可以投產,如果我們不聞不問,照樣出貨,他們也會接貨。
我正身處金錢和道德的交界線,然而我不假思索,立即通知客戶,說明這14批貨物都有瑕疵,並提出兩點建議:第一,請他原諒,並接受我退回訂金;第二,仍要請他原諒,並請給我時間修復。由於他亦已收取其他客戶的訂金,也有需要發貨,所以還是選了後者。
接下來的一年,我基本上不接任何新單,全力搶救這個爛攤子。14件產品中,我成功修復了9件,能夠出貨,但此役令我痛失100萬美元,對中小企來說衝擊甚大。
不過好心是有好報的。我們負責任地修復問題,首先爭取到客戶的信任,它會繼續支持我們,給我們新項目。此外,業界內訊息甚為流通,同業都欣賞我們的人品,故到我們完成航拍項目,並宣布可以再接新訂單時,也有很多客戶願意委託。結果我在很短時間裏已能彌補那筆損失。
創業帶來富足人生
李: 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遇到明燈指引,慶幸你當初遇到一些好教授,給你指導。對創業者你有什麼忠告?
林: 是的,我感謝中大的教授,與此同時我們反過來也可作為點燈人,支持和鼓勵別人創業。很多人以為創業回報甚豐,所以投身創業,然而創業成功的人可能只有不足5%,加上我剛才也談到創業有不少辛酸。
我們可以怎樣為創業者培養一種正面態度,面對創業的風險,管理他們的期望?
我常跟創業者說,創業的挑戰很大,但除了金錢,你還有很多收穫,能深入學習行業知識,並汲取大量經驗。我們常說創業者是CXO,因為所有職務都要由他一手包辦,這種經驗相當珍貴。再者,他還能建立人事網絡,認識到各個供應商和客戶等。
我問年輕人,打工的話要多少年才能晉升為經理和董事?十年八載?然而一旦創業,你一起步就是CXO。假使最後不幸結業,你掌握了這等知識、經驗和人際網絡,要擔任一名經理也是綽綽有餘,不愁沒有出路。只要不是對金錢錙銖必較,我認為創業是富足人生的一個上佳選擇。
更多「管理新思維」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裝備自己迎接AI革命(黃岳永)
2024年即將結束,每年這個時候媒體都會作出回顧和展望。作為一名老師,筆者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坐下來,靜心思考和反省,尤其在當今急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適應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還需要堅守我們的初心,以及人之所以為人的最珍貴特質。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地磁北極位移|地磁模型更新 加國移向西伯利亞
由於地球外核的複雜運動,地球磁場每天都在改變,地磁北極每年可移動數十公里,有必要五年更新一次資料。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英國地質調查局(BGS)公布最新版「全球地磁模型」(WMM),可見地磁北極從加拿大,進一步轉向西伯利亞。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2024科技總結與展望(林國誠)
2024年是科技發展史上關鍵一年,人工智能(AI)真正普及,成為眾多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從日常生活到商業運作,AI應用範圍和深度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年,各類AI工具大量湧現,無論是用於影像、文本生成,還是複雜的數據分析和預測,這些工具都大幅提升了生產力。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融資消息|xAI獲C輪融資 估值升至3510億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獲C輪融資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主要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BlackRock、Fidelity、Lightspeed、MGX、摩根士丹利、OIA、QIA、紅杉資本、Valor Equity Partners、Vy Capital,輝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等。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防爆底盤|寧德推「磐石底盤」 高速撞擊防爆炸
電動車在高速公路飛馳,一旦遇上失控或撞擊,車身電池隨時爆炸起火。內地新能源科技公司寧德時代(300750.SZ)推出「磐石底盤」,整合電池於底盤吸收85%撞擊力,號稱全球首款安全電池平台。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拯救「大牛龜」|索尼「大牛龜」電視 美日網友跨國拯救
俗稱「大牛龜」的顯像管(CRT)電視機,近年幾近絕跡,部分型號如神話般稀有。美國一名復古機迷Shank Mods無意中,在大阪一間即將拆卸的蕎麥麵餐廳,發現索尼43吋KX-45ED1型號(又名PVM-4300),據稱為全球最大的CRT顯示器。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禁華為累事?|英網絡可靠性G7中包尾 禁用華為5G 建網受阻累事
研究顯示,英國流動網絡用戶在2024年的平均體驗,於七大工業國(G7)排名「包尾」。英國《金融時報》指,當地5G建網進度嚴重受阻,除了產業投資不足,電訊塔規劃延遲之外,部分原因跟當地禁用華為5G設備及服務有關。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