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產業再創神話 財爺力撐打機非「廢青」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主持:尹思哲_《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羅冠聰_立法會議員
林俊均_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營運總監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表明,政府打算推廣電子競技(e-Sports)產業。但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本港的電競產業比亞洲其他地區落後,本地選手大多選擇前往內地、台灣發展。我們今次請來有「電競聰」之稱的立法會議員羅冠聰(Nathan),以及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營運總監林俊均(Kelvin),一起討論本港電競的發展方向。
尹:如何改變「打機就是『廢青』」這種社會觀感?
羅:在香港,說自己喜歡打機,就像Come Out(出櫃)一樣。打機像一件不能見光的事,是「廢青」的行為。政府主動推廣電競十分重要,因為它的價值觀很正面,包括重視團隊合作、溝通等等。
林:我認為,電競是一項運動或是泛娛樂項目。早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指出,國民會打STARCRAFT、WARCRAFT等電子遊戲並非壞事,在他眼中電競是科技亦是產業。電競並不是「打機廢青」這般簡單,其實就如歌手參加比賽,或者選美一樣。
投身要趁早 退役出路廣
尹:可否詳細描述電競選手的生涯?
羅:現時規定17歲可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大約會在25、26歲退役。由於講求手眼協調、反應、視力等,所以電競選手的生涯比一般運動員短。不過,電競選手起步點比運動員早,不少選手在17、18歲已開始成名。根據法例,年紀太小不能參與職業賽,令他們可先兼顧學業。
林:電競亦講求智力、心理、情緒訓練,若小朋友打職業電競,他們未必能承受壓力。有些選手生涯最長達10年,我們會提供職業治療,以防他們手指勞損。
尹:電競選手的生涯短,退役後有何出路?
林:跟娛樂事業差不多,電競選手退役後,可以做打機直播。他們的出路比起體育運動員更廣闊。
羅:優秀的電競選手,能夠適應不同的遊戲。他們退役後,有六至七成人會重投學業或轉行,兩至三成人轉為後勤,或參與相關工作,繼續留在行內發展。此外,退役保障亦十分重要,以現時電競產業的規模,絕對有能力為選手提供優厚待遇。一支電競戰隊,背後有大量後勤人員支緩,例如負責膳食的人員、分析師、領隊,與足球等體育項目無異。
林:知名度較高的選手,收入相對較優厚。舉例說,台灣一線的電競選手,月薪可以超過10萬港元。一般選手的收入,也有一至兩萬港元,足以負擔基本生活開支。我們在台灣有一棟三層高的基地,每日訓練8至10小時,分析遊戲策略及加強團隊合作。
尹:香港能否吸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才參與電競發展?
羅:培育本地電競社群是發展電競最重要的一環,以「英雄聯盟」(LoL)遊戲為例,一開始只有亞洲賽區,但台灣慢慢建立電競社群,及後再增設台灣獨立賽區。本港應該把電競玩家社群化,令他們投入觀賞比賽,購買周邊的電競商品。同時,吸引外地廠商資助,並投資於本地電競市場。若多方面能配合,可以招徠兩岸的打機高手,有助香港電競發展。
港起步落後中台韓
尹:對於政府發展電競,你們有何看法?
羅:政府只是在幾個月前才開始對電競感興趣,稱今年8月會舉行大型電競嘉年華,但當時未有任何細節。直到《財政預算案》宣布發展電競,令人意外。因為我曾在去年12月的資訊科技委員會查詢發展電競的問題,當時政府只是含糊答覆,未有具體說法。我估計政府是受到周邊地區如中國(內地)、台灣、南韓等影響,促使他們希望發展這產業。
林:我們亦覺得很驚喜,沒想過《財政預算案》會提及電競。的確,香港的電競發展比亞洲其他地區落後,例如內地電競選手的轉會費,以千萬元人民幣計,是一個大型產業。惟香港人口少,加上政府及發行商未有積極推動,結果讓機會流走。
尹:你們有何建議予政府?
羅:政府可以在租用場地、電競公司營運上,提供優惠或便利政策。
林:電競是下一代的娛樂,以至世界觀,政府應該結合科技及娛樂,藉此再創造「東方荷里活」的另一個神話。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