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能源醫學範疇適用 量子運算成大國爭霸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現時半導體技術在物理上已接近極限,晶片運算力很難再每兩年翻一番。美國《財富》雜誌報道,近年崛起的量子運算(Quantum Computing),適用於金融、能源及醫學計算上,有助於推動機器學習過程,解決世界上最棘手的科學難題。
量子運算配合人工智能,可用來提升供電網管理,或測試新型電動車電池。金融科技方面,摩根大通、高盛等華爾街巨頭,就希望以此管理投資風險。醫學上,可透過新演算法,提高MRI掃描準確度,及早檢測癌症;或用於研發神經退化藥物,例如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等。
業界未有統一標準
為了在量子競賽中跑出,科技界各師各法,故現時未有統一標準。有些初創以光子射向特製矽晶片,甚至把單一電子困於電晶體中;Alphabet支持的初創公司IonQ就開發出一種離子阱(Ion Trap),以激光操控真空的帶電原子,以減低導致錯誤的雜訊干擾。
至於IBM、Google、英特爾等,一直是業界領先者,他們開發一種特殊半導體晶片,把溫度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即攝氏零下273.15度),以建立運算單位「量子位元」(Qubit)。在今年1月,IBM就發表量子電腦IBM Q System One,那是首台走出實驗室的20 Qubit機種,透過真空環境提升穩定性。
量子電腦單是概念已教人難以捉摸,更不用說編程。微軟近日夥拍Alphabet旗下的X公司,以及Brilliant網站推出網上課程,先教授量子運算的原理,再逐步講解微軟的Q#語言,課程約16至24小時就可修畢,為未來培育量子編程人才。
涉中美地緣角力
值得一提的是,《財富》在去年12月中訪問IBM在紐約州的研究中心時,中心員工展示了一幅地圖,顯示誰曾涉足IBM量子運算服務,惟中國地區一片漆黑。研究中心主任Dario Gil坦言,中國人有其政府帶頭,他們不與美國公司合作,至少不與IBM合作。足見量子運算的競爭,不僅是商業性的,亦涉及地緣政治。
中國科學院在2017年9月宣布,中國在北京及上海之間結合了量子科學實驗衞星「墨子號」,開通了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訊幹線「京滬幹線」。波士頓諮詢公司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發表了2986篇量子科學論文,比美國的2494篇論文多近500篇。
《財富》擔心美國落後中國,據說內地政府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億美元用於國家量子計劃上。率先建立功能齊全、通用量子電腦的國家,或許足以破解互聯網加密數據,在地緣競爭之中獲得明顯優勢。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