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自製寄到未來情書 港產通訊App變時間膠囊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吳兆康(左)與陳偉基(右)相識多年,更一同研發通訊程式Kabsule,程式剛於本月十八日上線。(何澤攝)](http://startupbeat.hkej.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0726_P04.jpg)
吳兆康(左)與陳偉基(右)相識多年,更一同研發通訊程式Kabsule,程式剛於本月十八日上線。(何澤攝)
「中佬」吳兆康四十出頭,過去曾兩度心臟病發,不禁體會到生命無常。他坦言,即使有日上天要把他帶走,都希望有一些「留給最愛的說話」。他從時間膠囊獲得靈感,跟拍檔陳偉基開發通訊軟件Kabsule,用戶可預設在特定時間或地點,甚至發訊人離世後,才容許收訊人開啟訊息,「把埋藏在心底的話,在剛好的時間、地點傳給摯愛。」
三種非即時訊息供選擇
話說日本文藝電影,經常出現類似情節:小情侶或快要各奔前程的年輕人,把珍重東西如信件等放在時間膠囊內,埋藏某處,約定某年某日重聚,才打開物品。Kabsule恍如電子版時間膠囊,吳兆康解釋,在軟件系統下,訊息一律稱為Kabsule;而上述3種非即時訊息(或稱未來訊息),則分別名為Time Kabsule、Location Kabsule和Life Kabsule。
以發放Life Kabsule訊息為例,當系統發現賬戶已一段時間(如一個月)沒有登入,即會透過SMS和電郵提示盡快登入;倘若用戶沒有回覆,系統就會假設他已離世,並按原有設定向目標人物發送編寫好的Life Kabsule訊息。即使早已移除程式,訊息仍會如期發出,除非連賬戶也刪掉。
預早祝賀紀念日免遺忘
發訊人可選擇經WhatsApp、Gmail、IG、fb、Telegram、WeChat等傳送Kabsule訊息予非Kabsule用戶,惟收訊人在上述通訊軟件收到通知後,須安裝Kabsule解封訊息才可閱讀。Kabsule上的未來訊息一日未解封,發訊人都可刪除或編輯訊息。但要留意的是,當用戶發送未來訊息,收訊人會即時收到,只是內容未可打開。故系統亦提供「Hidden Kabsule」功能,讓收訊人到解封一刻,才發現收到訊息,不會察覺訊息是預先發送。
吳兆康笑指,「Hidden Kabsule」功能方便男士們「趁記得時」,及早發送生日、拍拖、結婚周年紀念心意予另一半,以免忘記重要日子釀成「災難」。他不諱言:「這幾年工作太忙,什麼周年紀念日我通通忘掉,被太太責備了很多次!」
![吳兆康(左一)認為,人們通常會在時間膠囊存放別具意義的東西,若干年後重新挖出來,昔日時光可堪回味。(何澤攝)](http://startupbeat.hkej.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0726_P06.jpg)
吳兆康(左一)認為,人們通常會在時間膠囊存放別具意義的東西,若干年後重新挖出來,昔日時光可堪回味。(何澤攝)
吳兆康與太太於大學時已認識,2011年他心臟病發緊急送院,「清醒後,我發覺有很多說話或事情,都沒有向太太及兩個女兒交代。」他頓了一頓,「想向她們解釋,為何我這些年來,沒預留太多時間陪伴在側。」
原因只得二字:工作。「在我生病時,太太一直不離不棄;到我創業,她在家庭財政、小朋友教育和成長方面,都讓我無後顧之憂。沒有她,就沒有今日的我。」為工作犧牲家庭健康實在不值,吳兆康出院後辭去原有的IT工作。
2012年,吳兆康跟朋友陳偉基創立IT公司「Kooppi Limited」,專門開發企業內部軟件系統和提供諮詢服務,以為可以重拾人生話事權,豈料創業比打工更忙。2013年,他第二次心臟病發,可幸兩星期後,他再次活着步出病房。
「每一次入院,都不知有沒有命出來。為何不在行得走得時,先留下一些東西?就算有天要離開人世,女兒18歲或者結婚時,能否都收到我的祝福?」
吳兆康認為,人們通常會在時間膠囊存放別具意義的東西,若干年後重新挖出來,昔日時光可堪回味,「把對話記錄下來,將來成為珍貴回憶,我們就是朝這概念開發Kabsule。」
暫免費使用 拓商業模式
Kabsule目前是免費App,公司投放約7位數資金研發。陳偉基指出,現階段會專注提升用戶體驗和系統穩定性,收入來源和商業模式有待落實,或會讓品牌在Kabsule開設商用賬號,向品牌賬號的會員推送「優惠膠囊」等,惟細節不便透露太多,亦不考慮加入橫額廣告,以免令用戶煩厭。
![Kabsule訊息欄採用類似社交媒體Newsfeed的設計。(網上圖片)](http://startupbeat.hkej.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0726_P05.jpg)
Kabsule訊息欄採用類似社交媒體Newsfeed的設計。(網上圖片)
Kabsule 試用感受
現時幾乎每部智能手機都安裝了通訊軟件。究竟新推出的Kabsule時間膠囊,又能否吸引港人使用?記者分別邀請了3人親身試用,以評價這款港產通訊軟件。
李勁華(App開發公司Innopage 創辦人)
「收發訊息大致沒問題,適合『夾啱時間』祝朋友生日快樂,但一般用戶是否每日都需要?要即時跟朋友聯絡,我未必會考慮它。就好像電飯煲和微波爐,都可以弄熱食物,但兩者應用場景不同。預設訊息實非全新概念,WhatsApp等通訊平台,可能一早構思過。反而,如系統因用戶久未登入,就假設對方已離世,那我在不少App眼中,豈不是死人一名?」
Jasmine(學生)
「Kabsule設計用色豐富,感覺賞心悅目,其訊息預設功能,避免遺忘一些限時及關鍵訊息。可是,我的朋友圈內,暫時未廣泛使用,否則樂於成為用戶。」
Michelle(任職PR)
「我在註冊期間,系統一口氣傳來多則驗證碼短訊。其後,輸入最後一組驗證碼,按下『DONE』鍵註冊,隨即就彈App,試了3次都一樣。」
採訪:陳子健、朱美俞 撰文: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大戰|百度文心一言4月1日起全面免費
隨着文心大模型的迭代升級和成本不斷下降,百度(09888)旗下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零時起,全面免費,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戶均可體驗文心系列最新模型,以及超長文檔處理、專業檢索增強、高級AI繪畫、多語種對話等功能。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智能手機大戰|阿里巴巴確認與蘋果內地合作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杜拜出席活動,回應蘋果公司與阿里合作傳聞時表示,蘋果在中國需要一個本地化的合作夥伴為其手機服務,一直以來非常挑剔,與多間公司交談後,最終選擇與阿里做生意,感到非常幸運。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剖析AI與程式的區別(湛家揚博士)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數碼世界中,人們愈來愈常在日常對話聽到「AI」(人工智能)。然而誤解亦隨之而來:認為每個數碼應用都等同AI。這種混淆進一步隨ChatGPT的推出而加劇,導致一些人認為AI就在那時誕生。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AGI暫難實現|Meta科學家預期 通用AI暫難實現
據德國媒體Heise Online報道,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出席活動時,提到生成式AI基於預測,無法建立世界知識,強調「AI的未來不會是生成式AI」,相信短期內都不會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AI扭曲事實|BBC測AI總結報道 兩成答案扭曲事實
英國廣播公司(BBC)研究人員在最近,測試主流的消費者人工智能(AI)工具,包括ChatGPT、Perplexity、Microsoft Copilot及Google Gemini,首先讓聊天機械人訪問BBC網站,總結100篇報道再由記者評分。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爭建第三間醫學院|科大申建醫學院 研4年制課程
科大正爭取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針對政府訂出10項主要考慮條件,制定國際高標準的4年制課程。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AI初創吸金|去年吸8580億破頂 融資飆六成 應用類最受捧
分析公司Dealroom最新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AI)初創2024年吸金1100億美元(約8580億港元),比前一年680億美元飆62%,融資金額創下歷史新高;單是生成式AI公司,2024年就籌集474億美元。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