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網食正停課不停學 (Snapask 余佑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港中小學和幼稚園延長停課,按目前最新安排是不早於3月16日復課。可是,不少應屆文憑試(DSE)考生都不敢鬆懈,紛紛透過網上補習平台為公開試備戰。今次請來補習平台Snapask創辦人余佑謙,分享如何讓學生「停課不停學」。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余)余佑謙 Snapask創辦人
朱:據了解,本地不少補習社業務受疫情打擊,甚至要裁員。作為網上補習平台,可否透露近期業務狀況?
每月人均發問80題
余:據知在2003年沙士期間,有補習社首推影片教學,自此Live Class及Video Class隨之盛行。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首次遇上大型停課,卻發現這或許是教育界轉型契機。
作為網上服務商,不論協助學生解答功課難題、預備考試等,平台都可隨時安排老師跟進,甚至提供影片課程及改卷服務。在停課期間,平台用戶使用量明顯上升,中六學生使用量更上升一倍,每人每月平均發問80條題目。至於「超級用戶」,單月發問量更多達800題,主要圍繞DSE歷屆試題。
另外初中至中五學生,他們較少問功課,反而花更多時間觀看教學影片,增幅上升38%,以中英文範文影片最受歡迎,由以往多在晚上8時才觀看,提前至中午12時便開始。此外,平台師生對話時間拉長13分鐘,惟當中不少是師生之間的寒暄時間;其中「口罩」一詞更在48小時內,出現多達5000次。
朱:你們有何策略刺激生意,以穩佔市場?
余:公司今年度主題為Why School,讓團隊探索學校存在意義,以至「停課不停學」概念是否可行。停課期間學校未有運作,惟學生仍須學習。於是,團隊設立多種產品及服務,讓學生以月費訂購計劃24小時問功課,特別着重三方面。
第一是高質教材。除了按教育局小冊子、課程指引及準則等照書誦讀授教,團隊期望把課程章節化,讓學生「一啖一件」地慢慢咀嚼消化內容。以作文為例,不是出題後計時兩小時讓學生自行寫作,而是透過分析並拆解文體、詞彙、句子等,提升學生寫作技能。
第二是優質老師。儘管好老師遍布全港學校,惟不久前才親歷其境應考公開試的大學生,能比老師更「貼地」指導學生應試策略。
第三是學生進度。學校老師平日一般照顧一班30至40名學生,科主任更要管理逾100名學生,若問及某學生學到哪裏、有什麼強弱項等,老師未必能逐一細說。公司透過數據分析系統Wizmo,把學生強弱項數據化,讓團隊針對其需要作出回應。
老師分派如Uber搶單
朱:老師方面,平台有否設立評級及收費機制?
余:平台老師一般為自由工作者,透過分紅獎勵制賺取額外收入。平台會根據老師活躍程度、教學質素等,分派更多題目;形式就如Uber司機搶單,捕捉最新問題並搶答。平台根據學生問題所屬科目等作初步篩選。然後,團隊會根據學生喜好,例如哪些老師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易吸收,安排最常跟進該名學生的老師,或他們一直追蹤(Follow)的老師作派單動作。
學生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上傳有關題目的照片,跟老師展開即時對話,之後學生可為老師評分。團隊後台設有監測系統跟進投訴個案,例如不當用字、行為等。若老師評級低,有機會被取消資格。
答題計劃最便宜低至10題180元,付月費880元更可無限發問。老師通過即時通訊軟件,可同時解答數名學生的提問。每完成一條題目,老師可賺取6至7元;活躍老師每天花3小時答題目,月入可高達3至4萬港元;一般來說,老師答題每月收入接近1萬元。
少子化令家長願花費
朱:Snapask的投資者來自泰國、新加坡及中國內地,你們如何維持雙方關係?
余:公司現於港、台、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共8個地區設立據點,平台全球學生有300萬人、老師人數超過35萬人。團隊發現,上述地區均有「少子化」現象,家長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孩子身上,教育成為其消費重點。
公司作為教育科技初創,投資者普遍認同教育為必需品,亦抱持共同信念認為必須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以一名星洲早期投資者為例,他現年70多歲,一直想改革教育;據知他本為英文老師,曾往越南、柬埔寨辦校教書,後來發現教育科技影響力大,便支持團隊發展業務。
此外,有泰國投資者更為團隊提供商業網絡,讓平台跟旗下電訊供應商合作,直接向其消費者提供服務。我們認為,此等投資意義及價值,遠大於資金本身。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